境内原油期货交易将以人民币计价、结算,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一步
原油计价货币由多元至美元的变化
作为当今最重要的国际贸易商品,不论是在全球范围中的投资还是在贸易市场中,原油均占有很大的比重。被称为现代经济血液的原油,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基础性和战略性的能源,是维系一国工业发展的重要战略物资,它不仅在经济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而且直接影响到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原油作为国际贸易商品必然涉及计价和结算问题,而原油计价货币的变化又凸显了世界各国经济实力的竞争,以及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较量。随着工业技术进步、经济和金融发展,原油计价货币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变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国际原油交易的计价货币是多元的。多元的原油计价货币存在很多因素,这与当时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发展和殖民体系有着重要的联系。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经济伴随着科学技术的突破飞速发展,对于原油资源的开采技术、设备和加工工艺都有着很大的提升。加上当时英、法、德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各自占有殖民地,这就要求他们在各自的殖民地和宗主国之间的贸易,或是殖民地之间的贸易,都要以宗主国货币为计价和结算货币,由此形成了国际原油贸易中计价货币的多元化。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上跨国原油公司在世界范围内的大规模扩张,使得原油定价权愈发关乎各国的切身利益,而原油计价货币上的竞争也更为激烈。英国当时集中化黄金储备维护英镑稳定,便是最好的例子。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以英镑为中心的定价体系崩溃,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即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确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后,世界上唯一与黄金挂钩的货币只有美元,美元和黄金兑换的比值为35美元/盎司,其他货币以固定的比率与美元挂钩,这样的双挂钩体制决定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使得美元成了原油等大宗商品计价和结算的主要货币。
不仅如此,由于战争导致世界原油市场发生新的变化,美国5家原油公司控制了原来由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控制的原油工业,这就使得美国控制了国际原油贸易,推动了国际原油贸易以美元计价和结算。而且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对欧洲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援助,提供了大量的资金,这些资金通过欧洲国家购买美国石油公司的原油,由此形成了美元的回流。
随着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际贸易迅速扩大,固定汇率制下的美元逐渐成为各国外汇储备和交易的主体,原油、粮食等大宗商品在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迅速扩大,其计价和结算自然选择了美元作为计价货币。美元成为计价原油的国际主导货币,维护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凭借之前在国际贸易体系与国际金融体系中的积累,美元继续定价原油等大宗商品。
美元定价对金融及货币体系的影响
境内原油期货交易以人民币计价、结算是否会对我国的金融及货币体系产生影响呢?我们不妨先看看,美元作为原油贸易计价货币时,对美国金融的整体影响。
美元作为世界货币,在原油贸易中不仅发挥着价值尺度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作为唯一的交易媒介存在于国际原油贸易中。原油进出口以美元计价,这就要求世界任何想要进口原油或从事原油贸易的国家,必须持有美元才能换取原油,这就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对美元的硬性需求。原油进口国必须大量地储备美元,以应对本国的原油进口需求。不仅如此,原油进口国还需要不断地维持着美元的汇率,以使本国的美元外汇储备保持一定的价值,不至于由于美元走低导致本国储备的购买力降低,从而不能满足本国的原油进口需求。据统计,以美元为计价货币的原油贸易额占全球贸易额的两成左右,而且美元在全球官方储备和外汇交易中都占有重要的比重。总之,以美元作为原油贸易计价货币带给美国诸多影响。
首先,以美元作为原油贸易计价货币,使美国拥有了影响和控制原油价格的能力。原油作为世界各国必需的重要能源,在各国的进口中占有重要的比重。原油进口国在进口时必须使用美元进行结算,形成对美元的刚性需求。而美国拥有通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调控美元发行量的能力,这样就使得美国获得了从国内宏观经济层面影响原油价格的能力。美国通过货币政策调控利率和汇率,进而直接对国际油价产生重大影响。美联储在2008年以来相继出台了四轮量化宽松政策,这将继续保持美国目前低利率的状况,并且导致美元持续贬值,这都将使原油价格产生上涨预期。
其次,以美元作为原油贸易计价货币,必然会为美国提供巨大的铸币税收入(国际铸币税是指在国际贸易中由一国货币当局发行的货币,在世界范围内被其他国家使用产生的收入)。在现代货币体系中,铸币税的收入基本等于货币的发行量。在美元充当原油计价货币后,全球的原油贸易均需要美元进行结算和交易,美国因此获得了大量的铸币税收入。
与此同时,美元作为国际计价货币,使得美国只需简单地通过印刷和发行美元纸币,就可以在国际贸易中换取包括原油在内的大多数大宗商品。但是其他国家则必须兑换美元来获取原油等大宗商品,这些国家为进口大宗商品承担了巨大的交换成本,而美国的交换成本很低,则为美国获取原油等重要资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截至2014年年底,美元现钞在全球的流通约有三分之二是在美国境外。
最后,以美元作为原油贸易计价货币,巩固了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维持了美元在世界贸易和金融市场中的霸权地位,提高了美国在全球范围的政治和外交影响力。在美元与黄金脱钩之后,一直没有稳定的标的物或体系作为基础来维护美元的地位。而美元与原油挂钩成了维持美元国际地位的新工具,这与原油在全球范围内的刚性需求有着很大的关系。
目前原油作为重要的战略能源,普遍渗透于工业、农业、军事国防等重要的产业部门,是世界各国不可或缺的战略物资。虽然美国政府没有公开宣布美元与原油的关系,但事实上已经形成了信用货币下美元与原油挂钩的重要机制。美元作为信用货币,通过钉住原油使得美元汇率波动控制在一定的安全范围内,不至于出现美元崩溃的现象。这是美元在脱离黄金之后,继续维护在国际货币体系中霸权地位的方式。
那么,境内原油期货交易将以人民币计价、结算,是否也能享受美元作为计价货币时期带来的好处呢?我们认为,目前的中国经济与原油贸易形态十分接近美国当时的情况。
一是,目前中国仍维持着较高的经常项目顺差,相对于其他国家,利率整体维持在较高水平(特别是发达国家)。而且中国已经成为中东地区国家(特别是伊朗)最重要也是最大的贸易伙伴,并且中国是世界上进口原油最多的国家,也是工业金属进口最大的国家。二是,由于美国自身页岩油技术不断更新,并且整体生产成本下降,美国将逐渐能够完成原油的自给自足,而较少地参与到世界原油贸易中。与之相对,目前中国由于下游消费需求持续旺盛,以及国内产油水平有限所导致的差额,将会使中国代替美国成为世界原油贸易中的新兴霸主。三是,中国整体的经济体量已经有了大幅增长,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占全世界的很大一部分,与美国重工业鼎盛时期十分相仿。
基于以上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国内上市原油期货即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一步,同时也为争取大宗商品定价权迈出重要一步。
人民币定价对原油价格走势的影响
上市原油期货将对我国人民币以及人民币国际化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从美国之前的经验来看,原油期货对货币的影响并不是单向的,待定价体系形成之后,货币也将会对原油的走势产生重要影响。
接下来,我们运用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协整检验、脉冲响应模型分析方法,对中国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后,国际原油期货市场与中国汇率市场的关系进行模型研究(这里将国际清算银行发布的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作为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的替代因素),得出人民币定价对原油价格走势的影响。
第一,人民币汇率与原油并不是一直出现相关关系。整体来看,2006年以前,由于国内原油及大宗商品进口数量不是特别强劲,市场并不能观测到汇率对原油价格的实质性影响。2006年之后,特别是进入到金融危机时期以后,原油期货价格与人民币名义汇率在长周期上体现出相对紧密的关系,统计学上表现出了较高的协整关系,不仅汇率波动对原油期货价格产生显著影响,原油期货价格的波动也反过来对汇率产生显著的影响。
第二,在脉冲响应模型中,我们着重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对原油价格的影响。人民币汇率的正向冲击(升值),在前期将一直引起原油价格的正向反应(价格向上),中期短暂负向反应后,仍然是长期的正向反应,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对原油价格的冲击具有正向作用(美元的冲击表现出负向作用)。
目前来看,虽然过去一段时间内国内原油需求量不断上升,但我国目前仍然只能被动接受原油价格,其汇率正向变化只能伴随着原油价格上涨(依然是在美元定价机制下)。预计在国内原油期货上市初期,人民币仍将在大周期上保持与国际原油的正相关性特征。我们认为,随着人民币在国际原油结算中不断深入,人民币在未来将会出现与美元相同的原油负相关性,人民币对大宗商品定价的影响也终将计入到国际原油价格当中。
第三,从因果检验的角度来看,原油期货价格表现出更多为人民币名义汇率的单向“格兰杰原因”。换句话说,原油期货价格上涨将推动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会导致原油期货价格上扬。由于中国也是原油的净进口国,原油价格上涨对货币的影响与美国20世纪的情况相同。
虽然在经济上人民币替代美元计价原油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在更多因素的作用下,人民币想要直接替代美元计价原油仍会遭遇很多阻力。虽然国内原油期货上市将对人民币国际化产生一定帮助,但鉴于美元当前的国际货币霸权地位,美国不会轻易放弃美元在原油、金属、粮食等大宗商品计价和结算上的主导地位。
短期来看,国内原油期货上市对人民币国际化帮助有限。但中长期来看,原油期货外币投资的放开将会对人民币国际化之路添砖加瓦。并且从美国过去的经验来看,境内原油期货交易将以人民币计价、结算,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一步。但是目前人民币仍然不能完全自主兑换,并且每日汇率波动的幅度有限。所以,国内原油期货上市初期,人民币对原油价格的影响有限,我们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