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油价下石油公司的经营手段变迁

   2015-08-28 汇能网

45

核心提示:油价下跌一年多以来,无论是油气生产商还是油服公司,都在想尽一切办法抵御油价下行的冲击,尽可能减少公司

油价下跌一年多以来,无论是油气生产商还是油服公司,都在想尽一切办法抵御油价下行的冲击,尽可能减少公司损失。归纳起来看,石油从业者(包括石油公司和油服公司等,下同)在这一时期采取的措施大致有压缩投资、技术革新、资产并购与剥离、对冲业务等几大类。一年多的实践证明,这些措施产生了效果。若低油价持续下去,这些应对手段应该还有其施展空间。但在应用时机方面,决策者会根据各种手段的特点有所侧重和取舍。

以削减投资为例,低油价下国际石油公司压缩了不少投资,特别是上游的计划未运营项目投资。对于在运营项目,石油公司一般并不倾向于大规模减少投资,甚至宁愿亏损一些也不愿意暂停这些项目。主要原因是这些项目一旦停滞,待发展机会来临时重启成本会比较高。就如同现在的伊朗油气工业一样,在制裁期间很多项目被关闭,如今虽面临制裁解禁的机遇,但需要大量投资方能恢复。还有对冲业务,这个手段的实质是生产商通过金融市场业务让其他市场参与者为自己的“失误”买单。当众多的金融投资者对油价判断趋于一致时,对冲业务恐怕也就失去了应用的空间。

资产并购与剥离是低油价时期国际石油公司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但是以往十多年的经验和数据走势规律证明,油气并购交易受油价影响程度很大,并购交易的数量与油价走势轨迹基本一致。也就是说,石油公司想在低油价下剥离所谓的非核心资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市场上没有那么多的买家,除非贱卖资产,而这将招致股东抱怨。低油价下,作为交易主体的企业对交易会比较谨慎,现如今的多数企业是否选择并购资产要看交易的资产是否具备与发挥自身管理和技术优势匹配的条件。若达不到这一点,他们宁愿不买进资产。在此形势下,石油公司将不得不面对如何将现有资产在不能大规模剥离前提下经营好的巨大挑战。理论上讲,要克服这个困难,很大程度上要依赖通过技术创新提高效率途径来实现。

8月5月,汤姆森路透发布《2015全球创新报告》,对全球范围内包括石油天然气行业在内的12个领域的创新活动进行了跟踪分析。数据显示,2014年石油天然气领域的创新稳中有增。以发明专利为例,整个领域发明专利量为24158件,占全部领域的2%,较2013年增长1%,其中63%的专利集中于石油勘探、钻井和生产。这些数据说明,低油价下石油从业者积极致力于技术创新以求得突破。从地区层面看,技术创新手段应用得比较好的地区应该在北美,众多页岩油气生产商与服务商相互协作,推动新的技术发明或者对原有技术进行组合和再应用,很大程度上压缩了生产成本,取得了不错效果。海恩斯维尔是美国七大页岩区之一,资源以页岩气为主,低气价下曾出现生产商利润空间小、压力比较大的情形。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重复压裂技术、延长分支井技术在该地区有大幅度推广和应用,帮助很多生产商实现了盈利。美国页岩油气产量出现拐点但没有下降太多,除了受油气生产商将生产重点转向成熟区因素影响之外,页岩油气产业背后的技术革新应该发挥了很大作用。此外,从公司层面看,一些大型跨国石油公司如壳牌、BP等在低油价下也格外重视特色与关键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并想方设法去促进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创新。一个公司首先只有在管理理念和行动上做出变更和调整,允许和鼓励企业相关机构及个人去从事有利于公司发展的技术创新,落地的创新方案实施才有可能。在当前高度发达的社会环境下,石油从业者若想取得技术创新方面的突破,除了双方自身加强联合、抱团取暖之外,加强与行业内外科研机构的合作已成为必不可少的选择。

从整个石油产业上下游产业链运行的角度看,低油价时期下游炼化产业具有成本优势,如此一来下游产业在低油价时期受重视程度会逐渐提升,这是由企业追求利润的本性所决定的。事实上的确如此,油价下跌以来,一体化综合型石油公司在上游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公司盈利能力受到严重威胁时,正在依靠下游支撑公司盈利。2014年年末,众多国内外石油公司发布的投资预算数据信息显示,多数公司在削减上游投资的同时仍在增加下游投资。2015年上半年以来,油价持续低位使得不少石油公司的下游在消化了高价库存油之后盈利能力不断增强。可以预见,随着低油价时代的来临,石油公司的发展模式或将发生变迁,高度重视技术创新,以及对下游的倚重程度提升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石油公司重要的管理调整方向和风险应对手段,后者更是深层次的调整。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