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体制改革方案,即仍在审待发的《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在中国石化联合会日前举办的“2016石化产业发展大会”上,中国石油大学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认为,油气改革要实现上游适度集中、中游强化监管、下游充分竞争。
油气全产业链开放
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2014年开始酝酿,到2015年底最终成稿上报。前期关于油气体制改革方案透露出信息显示,油气改革将在全行业推动开放,培育和引入多元市场主体,尤以成立国家管网公司最为外界期待。
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表达能源领域供给侧改革时称,油气体制改革会有配套政策,能源局正在抓紧研究制定,改革会通过部分省市开展综合试点或专项试点的方式推进。
3月底,国务院批转国家发改委《关于2016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将出台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及配套政策。
董秀成分析,油气体制改革应该结合健全市场体系的目标导向和目前运行效率低下的问题导向,在上游、中游和下游全面推动改革。
他进一步说要打破上游的垄断,逐渐取消现在几家石油企业的特权,放开探矿权和采矿权、由登记制改招标制、地质信息共享、建立准入门槛、增加市场主体。中游加强对管网的监管,主要是天然气管网,下游销售公司实现充分竞争。
“上游准入标准的建立非常重要,指导意见出台后需要在配套实施方案中明确。长远而言,要将油服业务彻底从油公司中剥离,但在此次改革中并未提及。”董秀成透露。
管网独立途径未明
此前被不少油气改革领域专家寄予厚望的成立国家管网公司的建议,可能不会在改革方案中提及,具体实行也有可能被推迟。
“外界关于成立国家管网公司的说法都是一家之言,管网独立仍然是改革的原则,但实现途径需要具体探讨,管网独立和成立一家或多家公司没有必然关系。”董秀成对本报记者说。
2015年,国家管网公司的说法引起一些讨论。一些看法认为,成立国家馆管网公司需要张将天然气管网从目前企业中剥离,成立一家国家管网公司,然后实行“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改革,加强对管输费和管网公司利润率的监管。
中石油、中石化的高管在去年的业绩会上,曾经提及公司正在按照国家管网公司方向在操作。2015年11月,中石油还对旗下的管道资产进行过资本运作。在2015年业绩会上,中石油高管对于国家管网公司的表述略有变化,但仍然认为成立国家管网公司是趋势。
中石油下属管网和燃气公司人士称,国内的油气改革既要服从市场配置资源的规律,又要体现国家意志。管道改革而言,已在推进。他提出,管网首先要实现对上下游的公平开放,确保下游可以获取气源,管道定位是基础设施。之后,要通过配套的法律法规制定游戏规则,确保管网开放延续和执行。
另外,管网独立并非只有成立管网公司一种途径。除了剥离资产成立单独公司,还可以通过业务独立、财务独立、独立法人等实现。后面的途径需要主管部门加强监管,避免一体化公司在内部各产业间进行不受监管的利益输送和转移。
前期改革已初有成效
油气领域的改革已在进行。2015年7月,国土资源部宣布进行新疆石油天然气勘探区块招标,出让6个勘探区块,新疆油气勘探开采改革试点启动。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在2016年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明确表示,今年在加快推进新疆试点工作的同时,将在其他地区积极探索,严格区块管理,加大区块退出和竞争性出让工作力度,逐步放开上游勘查开采市场。
原油进口2015年加速向多元主体放开。中国石化联合会的统计显示,2015年共有14家地炼获进口原油使用权,10家地炼获得原油进口权,同时获得双权的企业6家。“进口的原油使用权和进口权应该实现‘两权合一’”,董秀成说。
董秀成还认为,下游应该充分竞争,放开原油进口使用权、原油进口贸易权、成品油批发零售权、石油仓储权和进行油气价格改革。
目前有关部门正在讨论关于深化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的意见,对于天然气管网的成本和监管改革也在一些省市开始推动,天然气价格改革在稳步推进。
作为首家同时获得进口原油使用权、进口权的地方民营炼油企业,山东东明石化集团副总裁张留成表示,“双权”放开,有助于企业精简采购流程和减少进口成本,改革给了民企平等的市场地位,是最大的进步。
2016年年初,山东炼油化工协会与山东东明石化集团发起成立“中国石油采购联盟”,组织有进口原油配额的炼油企业实现集中采购、一致研判、统一价格、集中结算、集中贷款、按各自配额分量使用,已经在改革的框架下尝试做得更多。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