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炼油产能过剩堪比钢铁

   2016-05-05 证券日报

57

核心提示:随着我国原油进口权和进口使用权的不断放开,加上成品油地板价的出台,民营油企在今年也迎来了最好的日子,

随着我国原油进口权和进口使用权的不断放开,加上成品油地板价的出台,民营油企在今年也迎来了最好的日子,原油进口量暴增,开工率不断创新高,利润也颇为可观。

但与此同时,炼油产能过剩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多位业内人士都指出,石油行业炼油产能过剩比钢铁行业还严重,“十三五”期间去产能以及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都很艰巨。

而必须指出的是,民营油企还面临着质量差、管理差、规模小等问题,面对未来的激烈竞争必然处于弱势。

隆众石化通董事长潘隆认为,2016年是变革和整合元年,要么整合别人,要么让别人整合,民营油企抱团取暖才是王道。

民营油企原油进口量暴增

2015年以来,我国面向地炼逐步放开进口原油使用权、原油进口权和成品油出口配额,地炼进口原油的数量增长强劲。

截至目前,已有13家企业获得合计5459万吨的原油进口配额,1家企业240万吨的配额已公示正在等待批准,5家企业正在申请合计2123万吨的额度,另还有多家企业正在递交申请。

受益于此,我国地炼大省山东的原油进口量也不断增加。

海关数据显示,2016年一季度,山东省青岛和济南海关共进口原油2734万吨,同比强劲增长78%,超过华南地区稳坐中国原油进口第一大区,占全国原油进口量的30%。3月份当月两海关合计进口原油1024万吨,同比暴增90%。

除了部分战略储备原油的需求,其它的主要就是受民营地炼采购海外原油的推动。而受益于原油进口权的放开,民营地炼的日子也越来越好过。

隆众石化通董事长潘隆向记者表示,2015年以前,由于国家政策原因,地炼拿不到合格的原料,只能炼劣质油,自然无法保障调油料的稳定,加油站肯定出问题。随着政策逐步放开和国际原油供应过剩,合格原油供应已得到根本改善,油品质量便从基础上有了保障。

从2015年第四季度开始,随着进口原油陆续获批和操作落实,山东地炼的开工率也开始从低位显著反弹。据隆众石化通统计,2016年至今,山东地炼平均开工率在50.58%左右。

“近期地炼和加油站日子非常好过,加油站可以说是暴利。但并不是因为市场好,而是得益于国家制定的地板价新政策和国际原油的低油价。长线来看,国家定价机制肯定会最终放开,税收管理也会越来越严,这样民营油企的好日子不会太长。”他颇为担忧的说。

炼油产能过剩堪比钢铁

尽管民营地炼的现状在不断改善,但是炼油产能过剩的问题却日益突出。

近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2016年度石化行业产能预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称,2016年炼油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可能持平或继续下降,产能过剩愈发突出,值得警惕。

《报告》预计,2016年我国新增炼油能力3000万吨,淘汰落后产能3000万吨,炼油能力维持在8亿吨左右,产能超过需求1.2亿吨。

全国政协委员、中石化集团原董事长傅成玉在今年两会时还表示,石油行业炼油产能过剩比钢铁行业还严重。去年全国炼油能力达到7.5亿吨,但实际需求仅5亿吨,加上现在已经批准在建的,预计到2020年炼油能力将达到9亿吨。

需要一提的是,今年以来,地方炼厂的开工率不断创出新高,这也导致炼油产能过剩进一步加剧。

隆众石化通成品油分析师杨叶向记者表示,炼油产能过剩与现行成品油价格政策有一定关系。地板价导致加工企业积极性上升,不断扩大产能,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供给侧改革和去产能。

潘隆还指出,无论是原油还是成品油全球都已产能过剩,中国未来几年,成品油很快也会像钢铁行业一样严重过剩,质量差、管理差、无品牌、规模小,民营油企面对未来的激烈竞争必然处于弱势。当前民营油企从整体看,生产、调油、存储、运输、到加油站各个环节都存在着专业能力差、管理水平低的普遍问题。

在这种形势下,今年2月29日,中国(独立炼厂)石油采购联盟正式宣布成立。

“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结束,2016年是变革和整合元年,要么整合别人,要么让别人整合。阿里巴巴和中石化都已经达成合作协议,且正在和中石油谈合作,腾讯也在和两桶油谈,这些巨鳄都在谈联合。那么我们这些小虾小米怎么办?”潘隆表示,民营油企抱团取暖才是王道,把符合要求的民营加油站通过互联网整合起来,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管理手段和营销模式,帮助民营加油站提高信誉和销量,进而做大做强。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