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油田:大学生“回炉”拜工人为师

   2016-08-23 中国石化新闻网

68

核心提示:我选徐伟当师傅!他是集团公司去年的采油工技术比武金牌获得者,跟他到一线学习,肯定会大有收获!8月17日,

“我选徐伟当师傅!他是集团公司去年的采油工技术比武金牌获得者,跟他到一线学习,肯定会大有收获!”

8月17日,河南油田采油一厂赵凹采油管理区李征徽等5名大学生,主动申请到一线工作并拜普通工人为师。

面对别人不解的目光,26岁的李征徽坦言:“我之前在管理区机关工作,别看是大学生,在生产实践方面比不上许多工人。”

技校毕业的徐伟,通过长期摸索,研制出《双筒防盗地锚》,取得国家专利;设计的“油井防退扣曲柄销”“新型偏心防盗锁”等工具,解决了许多生产难题。“如果没有长期的实践积累,徐伟很难完成这些发明。趁年轻到生产一线锻炼几年,为今后发展打牢基础。”李征徽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期待。

去年,看到生产中的问题,年轻的大学生朱大明开始摸索适应管理区稠油井洗井加药的新方案。技师顾德收知道后,主动和朱大明联系,提出套掺洗井的想法。两人互相配合,经过多次试验,套掺洗井取得成功,管理区的洗井加药周期平均延长15天,每年节约费用24万元。

“有些知识书本上没有,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逐步掌握。” 朱大明对此深有体会。

在机关注水岗工作的青年技术员赵楠感慨地说:“我工作3年,但真正到井站干活的次数屈指可数。前几天计量站让我帮忙换闸门,我差点把井口流程倒错,不回炉锻炼一下真不行。”

年轻的机关大学生主动要求到基层“回炉”锻炼,这个想法得到管理区经理梁玉波的赞赏。他期待大学生们在一线增长技能、提高水平,把自己培养成有理论、懂现场、会实践、精业务、能管理,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并且提出,对表现突出的大学生,管理区在年底评先评优、评定职称的时候会优先考虑。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