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宜林出席发布会,指出,稳健、效率、增长、效益四个关键词概括了上半年取得的成果,公司聚焦深化改革和强化创新两大举措,有效提升了管理水平、市场竞争力和投资价值
今天下午,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分别面对媒体记者和证券分析师举行2016年中期业绩发布会。尽管石油行业仍旧面临低油价“寒冬”的挑战,但媒体记者和分析师对中国石油的热情丝毫不减。来自路透社、华尔街日报、彭博新闻社、南华早报、日本经济新闻社、香港电台、香港经济日报、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等40多家国内外及香港本地媒体记者,以及高盛(亚洲)、摩根士丹利、美林美银、德意志银行、伯恩斯坦、摩根大通、野村证券、瑞银、花旗、中金等国际知名研究机构的120多名分析员参加。会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集团公司、股份公司董事长王宜林出席并致辞。
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股份公司副董事长、总裁汪东进出席发布会并做经营业绩概要及下半年展望报告;股份公司财务总监赵东报告2016年中期财务业绩,董事会秘书吴恩来主持发布会。
王宜林首先代表中国石油董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大家一直以来对中国石油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说,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长继续放缓,国际油气价格低位运行,国内成品油需求低迷,市场竞争加剧,公司生产经营面临上市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中国石油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健发展方针,实施资源、市场、国际化和创新战略,科学组织生产经营,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勠力同心战“寒冬”、守底线、稳增长,在原油实现价格同比下降36.5%的情况下,经营平稳受控运行,最终实现盈利,规模实力、自主创新等方面保持国际石油公司前列,油气产量、天然气储量等指标名列前茅。
王宜林用四个关键词概括中国石油上半年业务经营方面取得的成果。“稳健”,公司财务状况保持稳健,资本负债率、资产负债率保持在合理范围内,自由现金流保持为正;“效率”,公司积极优化生产运行组织,充分发挥产业链整体优势,关停低效无效装置,主要成本指标均实现硬下降;“增长”,公司可销售天然气产量同比上升7.4%,天然气销量取得双位数增长,成品油出口同比增长近50%,实现量效齐增;“效益”,上半年公司实现经营利润345.4亿元,跌幅低于油价跌幅,效益逐月向好,炼化业务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充分体现出上下游一体化经营的抗风险能力。
王宜林强调,公司聚焦深化改革和强化创新两大举措,有效提升了管理水平、市场竞争力和投资价值。深化改革方面,上半年公司出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十三五”改革专项规划,有序推进一系列重点改革举措,见到了初步效果。强化创新方面,公司在陆相油气勘探、页岩气钻采工程技术等重大科技专项和现场试验方面取得了新进展新突破,清洁油品技术和高端炼化产品生产能力的突破支撑炼化业务赶超先进水平,高效产品增加盈利22亿元。所有这些,都有力支撑了公司积极应对低油价挑战和提质增效工作。
王宜林指出,综合分析各方面情况,下半年公司生产经营面临的形势仍旧复杂严峻,特别是国际油价走势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完成全年业绩目标任务艰巨。但我们相信,中国政府大力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油气行业体制改革成效可期,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也必将带来重大机遇,我们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他强调,中国石油追求卓越的步伐将不会停止。我们将继续坚持稳健发展方针,大力弘扬石油精神,努力增强发展新活力、培育发展新动力、打造发展新优势,到2020年,在世界一流国际能源公司建设方面迈上新台阶;到2030年,建成世界一流国际能源公司。
汪东进从7个方面概括了上半年公司的总体情况,指出,上半年国内勘探与生产业务实现油气储量、产量硬过半,投资、成本硬下降;海外业务增储增产降本增效,展现较强盈利能力;炼油与化工业务优化产品结构,盈利大幅提升;销售业务营销质量持续改善,非油利润增加;天然气与管道业务应对市场快速变化,实现增量稳效;改革创新推动提质增效;安全环保形势稳中向好。下半年,公司将坚持稳健发展方针,大力实施“四大战略”,重点做好提质增效、市场开拓、优化生产运行、推进改革创新、强化安全环保五个方面工作,全面完成今年生产经营任务目标,实现公司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
发布会上,媒体记者和证券分析师主要围绕国内经济走势和国际油价走势预测、国内油气行业改革预期、股份公司的发展战略、未来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方向、管道业务的优化重组、上游板块盈利分析、非油业务发展前景、员工总量控制、本次特别派息等有关问题踊跃提问。大家坦诚、正面地一一回答,强调,中国石油将深入实施深化改革、开放合作、科技创新、人才强企、依法治企、安全发展等重大举措,以效益为中心,做优原油和天然气两条价值链,坚决打赢提质增效攻坚战,努力开创稳健发展的新局面。
发布会已经超过预定时间,但许多分析员和媒体记者意犹未尽。
集团公司董事会秘书王志刚及总部机关有关部门负责人、驻港有关企业代表等参加发布会。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