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余海鑫办完入学手续,与早他一年入学的师哥张帅相聚于中国科技大学。
余海鑫掏出手机给河南油田一名老师发送感恩的短信。这位老师是这对苦难孩子共同的恩人。
余海鑫以657分的成绩考入核物理专业。张帅去年以667分成绩进入这所大学的实验班。
此刻,他们的恩人、就职于河南油田一中的老师,并不愿意透露真名实姓。她说,自己只是帮扶团队里的一员,不好意思独贪这分功。她希望以网名“闲风”称呼她。
然而,这位“闲风”七年来没有闲过。余海鑫和张帅的家都在西峡县军马河乡的大山深处,距河南油田100多千米。“闲风”认识并帮助他们两个,完全是“意外”。2009年夏天,上海的朋友钱女士,委托当老师的“闲风”找一名家庭困难,学习成绩好的低年级学生作为帮扶对象。带着朋友的善意,“闲风”经过几个月的筛选,把读小学六年级的余海鑫和读初中一年级的张帅作为备选对象。
2010年元月,“闲风”利用一个双休日,带着学习用品,来到大山深处,同两个孩子的家人见面。
三间泥坯土瓦房,孤零零地趴在半山腰背阴处,这就是余海鑫的家。房间阴暗潮湿,客厅的墙壁上张贴着余海鑫获得的10多个奖状。80多岁、身体残疾的奶奶和孩子们一起生活。姐姐在县城读高中,一家五口人的年收入只有几千元。乡中心小学离家十几千米,海鑫只能住校,每周回家一次。
张帅的家距余海鑫家有30多千米。两个妹妹同时患血液病,本来就贫困的家雪上加霜。张帅被逼到辍学的边缘。
两个孩子的学习成绩都很优秀。“闲风”放弃二选一的想法,决定借助团队的力量帮助他们。她的想法得到上海钱女士的认可。
为了让衣食无忧的油田学生受到教育,“闲风”把在两个孩子家拍摄的图片播放给学生们看,让学生们给两个孩子各写一封信交流学习体会。这样,“闲风”和她的学生,加上钱女士,就组成了一个帮扶团队。
一位学生在信中写道:“如果再不刻苦学习,就对不起给我优越生活的父母。”这位“差生”,后来考上了大学。
七年来,“闲风”多次到两个孩子家里家访,帮助他们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高考后,她还帮助他们选学校选专业。“闲风”多次组织学生捐衣捐图书,并为军马河乡中心小学建起一间图书室。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