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银十,室外气温适宜,是集输油生产的黄金季节,河口采油厂将降本增效的目光聚焦到了超稠油外输加热炉上,而衡量加热炉烧得好坏的指标就是一次沉降罐温度。
“过去,外输加热也会根据季节和气温高低调控加热炉,但更多的是靠员工经验,幅度在一次沉降罐设计运行温度上下4℃之内,具体升高多少、降低多少,并没有准确的数值。而为了保证外输含水指标合格,温度往往比实际需要高一些。”集输大队大队长董明说。
这种“看天烧火”控制脱水温度的做法,在高油价时并无不妥,但在低油价形势下,这种做法显然还有潜力可挖。当然,降低脱水温度也不能拍脑门,降多少、怎么降,必须根据实际需要调整。
按需调整并非易事。陈南联合站每天处理液量8600方,承担着陈庄油区1/3的油量、液量处理任务,油品性质为超稠油,密度大、粘度高,处理可想而知。加热温度高了,容易造成管线设备腐蚀,影响使用寿命,增加不必要的能耗,而温度低了则会造成指标不合格,甚至外输管线凝管,后果不堪设想。
为此,陈南联合站定出周降量计划,以一个星期为试验周期,微调、稳定、再微调。陈南联合站站长吴东升介绍,微调后的前两天是监控的关键,一次沉降罐温度、水位必须时刻监控,含水化验也由以前的4小时一次加密为2小时一次,为了保证数据准确还需要加样对比分析,经常是上一个化验还没完成,下一个油样已经排上了队。不仅如此,由于分水器出气量不稳定,加热炉调控不能只靠在监控室里动动鼠标,还需要现场稳定炉前气压,这就需要监控室和加热炉操作间密切配合。
“8月29日,一次罐温度89.2℃,外输含水0.97%……9月29日,一次罐温度87.2℃,外输含水1.37%。”通过运行报表一个月的实验数据对比,外输含水虽然提高了0.5%,仍然在规定范围之内,但是脱水温度却下降了2℃。
“2℃意味着什么?”面对笔者的提问,吴东升笑着给笔者算起了成本账。40度电、900方燃气,合计每天节省成本至少1800元。
据了解,在陈南联合站降温求效稳步推进的同时,陈庄集油站也加入其中,积极开展“降温”探底试验,脱水温度也下降了1.8℃,每天可节约燃气600方。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