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署:中国石油需求年均增2.4%

   2017-05-31 中电新闻网

76

核心提示:日前,国际能源署(以下简称:IEA)在京发布《2017石油市场报告》,对未来5年国际石油市场进行分析与预测。
    日前,国际能源署(以下简称:IEA)在京发布《2017石油市场报告》,对未来5年国际石油市场进行分析与预测。  
    IEA认为,在主要发展中经济体的引领下,预期石油需求的强劲增势至少要保持到2022年。但近年来上游投资空前减少,这虽然对降低成本起到一定作用,但若上游新项目不能尽快落实,剩余产能将逐步减少,2020年之后,全球石油市场有可能陷入供不应求的泥淖,将会出现价格飙升的风险。此外,预计2016~2022年中国石油需求将净增180万桶/日,年均增长率约为2.4%,仍明显低于以往的预期。   
    预测:未来5年全球原油需求将持续攀升  
    IEA石油工业与市场部门负责人内尔·阿特金森指出,未来几年,美国、加拿大、巴西和其他地区的石油供应量将持续增长。尽管美国页岩油的投资增长强劲,但2017年初的全球原油投资迹象表明,市场仍未回暖。若投资低迷的趋势继续到2020年,全球的原油供应增长将出现停滞,2022年剩余产能将降至14年来最低,届时全球原油市场将会趋紧。受新兴经济体市场的驱动,未来5年全球原油需求将持续攀升。需求增长主要来自发展中国家,新增需求中的七成将来自于亚洲国家,届时印度的石油需求增长将超过中国。电动汽车将是石油需求增长的潜在阻力,但IEA预计,2022年之前,电动车对燃油车的替代作用有限。    
    “我同意IEA所预计的,2022年之前,电动车对燃油车的替代作用有限的判断。我们需要看到,在电动车技术发展的同时,燃油车的节能技术也在迅速发展。而且,由于电动汽车需要配套相应的充电桩设备,在中国这样的国家,昂贵的土地价格也是其发展的制约因素。”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营销所所长柯晓明在发言中表示。   
    柯晓明认为,关于中国石油消费的拉动因素,石油消费驱动力在发生变化,以前是靠重工业的发展拉动石油需求,现在是从工业转向消费,主要体现在汽油和航煤等领域的增长;未来可能新增加的影响石油需求的因素,比如共享汽车,包括未来自动驾驶汽车对市场产生的影响值得关注。   
    “IEA报告认为,产油国争夺市场的价格战已基本结束,我赞成这个判断,尽管全球油气供应充足会持续一段时间,我认为或许会超过2022年,并且欧佩克的限产政策能够持续多久还很难预测,但是市场不希望油价继续下降的意愿是非常强烈的。”中国中化集团原总地质师曾兴球强调。   
    变化:中国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力日益加大   
    此次发布会IEA还将中国市场的研究结果集结成册。IEA表示,受经济形势利好、石油化工生产大幅增长和汽车保有需求旺盛等因素的支撑,预计2016~2022年中国石油需求将净增180万桶/日,年均增长率约为2.4%,仍明显低于以往的预期。   
    供应方面,预计中国主要石油生产商会增加上游支出,但增加的投资不足以扭转老油田的产量递减,仅能延缓中国原油产量的下滑速度。2022年,预计中国的石油产量将降至380万桶/日,而2016年产量为400万桶/日。   
    此外,IEA预计,全球原油贸易格局也将发生变化。报告指出,中国将在全球最大原油进口国排名中保持领先。中国、印度和东南亚将共同推动全球石油流动由西方转向东方。未来5年,中国的原油日净进口量将达到950万桶,仅次于美国在本世纪初创下的日1000万桶的历史纪录。   
    IEA认为,在中国能源市场持续发展的同时,其结构也经历着变化。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基础设施的能源密集型燃料用途投资,正逐渐让位于以消费者为主导的产品和服务需求。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了私家车和航空部门的运输燃料需求。此外,对制造消费品使用的石化产品的需求以及在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内运输消费品所必要的燃料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中国石油国际事业公司副总裁张永祥表示,石油行业是一个长周期行业,投资不足肯定会引来今后几年甚至长期的巨大变化。未来欧佩克富裕产能会降至2%,从历史经验来看将引发市场更趋向于波动,市场恐慌情绪可能会进一步放大,对于我国来说,价格波动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同时,不容忽视的是,石油储备和仓储能力对原油、成品油的运行稳定非常重要。   
    建议:加强国际合作 保障能源安全   
    “对于中国这样的石油消费总量来说,无论未来原油价格持续低位还是缓慢回升,都不应该放松对能源安全的关注。”张永祥强调。   
    在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利用国外资源,保障中国的能源安全,成为与会专家讨论的热点话题。   
    “美国开采的致密油是轻质的,他们并不会在国内炼制这种油品,而加拿大所能接收的数量相对稳定,因此出口到中国的份额将持续增加,中美能源合作的前景非常可观。”中国海油能源经济研究所副院长单联文在发言中表示。   
    “美国页岩油开采成本的研究是我最关心的,搞清楚他们的成本还有多少下降空间,对于预测未来美国原油产量的增长趋势至关重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成本下降应该是有底线的,一旦危及到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它将是不可持续的。因此,未来我们判断美国究竟对页岩油能够适应多低的油价,需要谨慎思考。”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石油市场所所长戴家权说。戴家权强调,由于下游发展区域的不平衡,特别是炼油业中心的东移,所导致未来在全球原油以及成品油贸易格局的变化,应该充分地给予重视。   
    “全球流动贸易格局发生变化,中东是亚洲石油需求的供应地。中东靠本地自身供应已满足不了石油需求,俄罗斯、欧洲、南美、北美将开始补充亚洲石油需求。北美油气进入亚洲市场,中美两国能源贸易合作势在必行。”曾兴球强调,中国要做长远的打算,在谋划多元化供应的过程中,要平衡好俄罗斯、中亚、中东、东南亚、北美、非洲这些各地资源供应的来源。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