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下午5时许,中铁广州工程局港工公司承建的惠州港30万吨码头工程首跨跨径78米、桥宽10.5米、矢高10米、重量约467吨的钢箱梁拱桁式钢引桥成功安装,经检验合格率为100%,标志着30万吨码头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突破。
位于惠州市大亚湾区马鞭洲岛东侧海域的惠州港燃料油调和配送中心码头项目,是华瀛石化码头仓储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重点港口工程项目,是目前亚洲在建调和能力最大的石化区仓储物流和燃料油调和中转基地,同时也是打造“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之一。不仅对于广东省建立高效低成本的燃料油运输体系、保障能源安全及区域经济安全具有重要作用,项目建成后将是国内规模首屈一指的燃料油调和配送中有助于形成华南沿海燃料油市场的定价机制,有效降低燃料油的物流成本和提高相关产业的发展竞争力,极大地提高惠州港的吞吐能力,对推动惠州港快速发展、融入“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有着重要的意义
该工程建设规模包括一个30万吨级码头泊位及接岸引桥1座,以及包括港池疏浚、航道疏浚、岸坡开挖等在内的共计760万立方米挖泥。码头泊位包括1个工作平台、4个靠船墩和6个系缆墩,墩台间通过钢联桥链接;引桥总长度728米,包括8个引桥墩,1个接岸墩,墩台间通过钢引桥连接。
该工程共有钢引桥9座、钢联桥10座,钢引桥主要采用钢箱梁拱桁式结构,钢联桥主要采用钢管拱桁式结构。钢联桥、钢引桥采用工厂加工制造,涂装完毕后按照既定路线海上运输至施工现场,现场采用600吨起重船进行吊装定位,同时依靠驳船辅助安装。施工顺序拟先安装钢引桥、再安装钢联桥。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工程大型钢结构安装属于水上作业及高空作业,危险性大、施工时间紧、任务重,为确保工期目标,中铁广州工程局港工公司惠州港项目部对钢桥安装施工区域水深进行扫海测定,并建立三维模型校核钢桥旋转过程中与起重船动臂是否发生碰撞,确保满足施工要求。
由于海上施工不可避免受到风浪的影响,如何快速且精准地安装定位是施工作业过程中的一大难点。项目部根据以往类似工程大型钢构件的安装经验,结合本工程实际采用“枕木+千斤顶”的方式进行精确定位,圆满完成钢桥安装。目前,该工程的760万立方米挖泥已全部完工,并通过验收;246根钢管桩全部施打完成,嵌岩桩施工完成95%,9个引桥墩台全部浇筑完成,全面进入上部结构施工阶段。
华瀛石化燃料油调和配送中心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预计达产后年营业收入约288亿元,是广东省重点项目、广东省第二批扩大内需项目和广东省现代产业500强项目,其规模在国内同类型深海码头建设中罕见。
码头工程由中铁港航局一公司承建,项目建成后,将利用进口的重油、渣油和重柴油等组分油来调和生产出180#、250#、380#等各种牌号的工业燃料油以及船舶用燃料油,并且可以根据客户要求调出各种不同标号的燃料油。
这项工程不仅对于广东省建立高效低成本的燃料油运输体系、保障能源安全及区域经济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将是国内规模首屈一指的燃料油调和配送中心,而且有助于形成华南沿海燃料油市场的定价机制,有效降低燃料油的物流成本和提高相关产业的发展竞争力。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