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石油时代”的巴林:中国人开进海湾后花园

   2017-05-31 第一财经日报罗琦

81

核心提示:巴林号称中东地区最自由的经济体,不仅吸引邻国沙特人前来消费度假,也能辐射几乎整个海湾地区。上周三(5

巴林号称中东地区最自由的经济体,不仅吸引邻国沙特人前来消费度假,也能辐射几乎整个海湾地区。

上周三(5月24日)晚上,在巴林王国一条颇具西洋特色的餐厅街上,一辆辆豪车走马灯似地开过,奔驰G级限量版蓝色、保时捷卡宴等等。看车牌这些豪车并不来自巴林,而是来自距离巴林45分钟车程的沙特阿拉伯。车里的年轻男女脱下平时穿的长袍和头巾,穿着短袖T恤和裙子,面带微笑地走下车,在这条街上一家家充满欧洲风情的餐厅聊天吃饭。

这只是周三。据巴林当地人介绍,到了周四晚上,这条街会停满来自沙特阿拉伯(沙特双休日为周五周六)的豪车,更会出现一桌难求的情况,想吃顿饭都成了难事,因为很多沙特人都会选择来巴林度过周末。

与其他波斯湾国家不同,巴林的经济和生活有更大开放度——女性可以驾驶汽车、可以不用穿传统服饰,甚至可以喝酒,巴林就好像是波斯湾的“后花园”,吸引外国投资者的到来。

“中国制造”影响当地

作为非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产油国,巴林也参加了5月25日的第172届OPEC成员国会议,尽管会议兑现了延长减产协议的承诺,但其后油价仍大幅跳水。

持续低油价对海湾国家的经济都产生了消极影响,但巴林并没有高枕在石油这一“黑色黄金”上。由于国土面积小、储量有限,巴林较早地摆脱了石油依赖,发展多元化经济,号称是中东地区最自由的经济体,人均外来投资全球排名第6位。

在距离巴林市中心15分钟车程的迪亚新城,有一个总占地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的“龙城”商场。走进“龙城”,琳琅满目的中国商品让人感觉走到了北京的动物园批发市场,或是义乌的小商品城。

这一项目是由中国中东投资贸易促进中心和巴林迪亚公司在2015年合作开发的。

巴林王国经济发展委员会首席执行官哈立德·艾勒·鲁迈希(KhalidAlRumaihi)在接受采访时称,龙城一共有大约500个商户,每月的人流量达到了50万人次;每到周末,很多沙特人都特意开车远道而来。实际上,整个海湾地区对“中国制造”的产品都很有兴趣,未来巴林龙城还会发展周边地区项目,比如公寓等。

张琳(化名)是巴林龙城的一名销售员。他所在玩具店的中国老板也在“迪拜龙城”开店,主要做玩具批发业务。张琳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每到周四或周五,他们的店铺就会挤得水泄不通,主要是来自沙特阿拉伯的居民。张琳称,很多沙特的居民都会到巴林龙城选购中国制造的产品,反而巴林本地消费者并不多。他解释说,本地居民一般都会去市中心的市场,但是到龙城的人,都是比较认可中国产品的,他们通常都愿意花钱,也舍得花钱。

实际上,除了玩具,龙城里还有很多销售日用品的店铺,灯泡、彩妆、床上用品等应有尽有。不过,在龙城开彩妆店的王喜(化名)就觉得龙城生意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记者实地探访发现,非周末时段的人流量似乎不太让人满意;而龙城的周边配套,也还没有完全建起来。

不过从长远来看,如果能辐射周边地区,前景相当不错。因为巴林离沙特距离非常近,从巴林首都麦纳麦到沙特阿拉伯的赫卜尔市开车只需要20分钟。目前整个海湾地区的市场规模总值约为1.5万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2万亿美元。

中资企业聚集

除了辐射海湾地区的消费产品以外,巴林已经吸引了很多中资企业,包括华为、中国银行、太平洋保险、巴林龙城、中国港湾工程和中集集团等。岛国巴林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已成为连通海湾地区的商业枢纽,从这里可以进入更广阔的海湾各国市场。

近日,深圳市政府副市长陈彪率领工商业代表团到巴林,并参加了由巴林经济发展委员会主办的中国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下称“高交会”)巴林论坛,双方在论坛上签署了三份协议,以促进更紧密的经济合作。

华为巴林代表处首席执行官冯楠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华为在中东已有17年历史,公司中东地区部选择在2009年搬来巴林,主要原因是成本更低,而且基础设施、配套、生活都很不错,整体受教育水平都属于中东比较高的。

华为在巴林的办公室有超过60%都不是中国人。冯楠称,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员工的成本比本地人更高一些,另一方面也出于巴林政府的规定——任何企业的巴林本地员工不得低于23%的水平。与很多人刻板印象不同的是,很多巴林本地员工都愿意留下来加班,因为大家都有共同的价值观。不过有一点比较特别:在穆斯林的斋月,穆斯林员工可提前到下午2点半下班。

冯楠称,“一带一路”倡议让外国人对中国人的认识改观很大,很多巴林当地公司原本关注的是欧美公司,但在“一带一路”提出后,从整个宏观层面改变了中东对中国公司的看法和认识,但更多的中国企业需要“走出去”,发现海外商机。

根据毕马威的一份报告,在对比巴林、迪拜和卡塔尔三个地区后,迪拜和卡塔尔的营商成本要比巴林高出30%和40%。

更重要的是,巴林很早就进入了“后石油时代”,无论男女都愿意努力工作,这在其他海湾国家并不常见。不仅如此,巴林的人力成本也分别比迪拜和卡塔尔便宜了6%和17%。

320亿美元基建项目欢迎中企

哈立德·艾勒·鲁迈希预计,未来5年,巴林将完成总计320亿美元的基建项目,巴林非常欢迎中国企业来投标项目。

“例如,巴林准备构建4万套公共房屋项目,希望能有中国开发商以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形式竞标。”哈立德·艾勒·鲁迈希表示,巴林正处在一个经济转型期,包括沙特也在转型。“10年前,油价高企,巴林政府是不会考虑PPP模式的,但是现在油价低迷,巴林更希望营造多赢的局面。”
 
  中国驻巴林大使戚振宏指出,现在巴林新上的大型基建和保障性住房项目,基本上都是海湾发展基金注资。如此一来,该基金的出资国在项目承揽方面自然会近水楼台先得月。当地也在探索BOT(建设-经营-转让)合作模式,如要进一步加强务实合作,双方都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戚振宏告诉记者,实际上的数字应超过这一水平。他举了个例子,在今年2月应邀出席巴林国际园艺展时,他曾遇到一位来自广东佛山市的企业家,该企业家与泰国商人合伙做生意,每个月都从中国出口鲜花到巴林,海上运输仅需约12天,返程时他再把巴林海鲜进口到中国,这充分说明两国经贸合作潜力巨大。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