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消息称,马云继成功创办国内首家无人超市后将目光转向油气行业,计划在杭州创建首家智能加油站,这一消息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据称,智能加油站的建设将分别通过1.0版和2.0版的相继实施完成,最终实现车辆自动识别、机器臂自动加油以及自动付款,这些操作皆无需借助人力来完成。对于智能加油站的出现,目前的评论者持肯定和否定意见皆而有之。笔者认为,智能加油站的出现对于油气行业是好现象,因为它折射出油气行业发展的一些积极信号。
首先,智能加油站的出现可视为油气行业发展过程中“点”上的突破,接下来可能是“由点到面”现象的出现。若真出现了,此“先驱者”事件完全可以说是油气行业充分借助外力实现自我突破的信号。低位运行的油价已经持续数年,低油价下油气行业的经营可谓压力极大。上游油气开采面临投资下滑和高成本挑战,效益大幅下滑;下游油气产业虽然借助低油价获得了原料的成本优势,但这种优势很快被汹涌而来的竞争潮流所冲淡,不久下游也将进入微利时代。
就目前油气行业发展形势看,随着欧佩克限产稳定价格手段的“失灵”,以及美国页岩油气产量的蓬勃增长和新能源产业的风生水起,油价中长期内保持低位运行的概率正在进一步增大。在此情形之下,石油行业发展有必要借助行业之外的力量,通过与非油气行业融合获得发展的新动能。面对低迷形势,油气行业内部的抱团当然重要,然而随着低油价的持续,石油行业的经营形势日渐严峻,争取“外援”的支持成为提升抵抗行业寒冬并尽快走出阴霾的重要途径之一。
之所以将马云创办智能加油站这一事件上升为趋势,是因为该事件并非孤立,比如早前的GE并购贝克休斯以及不久前微软进驻哈里伯顿等均有类似特点。从普遍联系的角度看,这些事件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有其必然性。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非油气企业或者不以油气为主业的企业在低油价时期进入油气行业。他们必将给油气行业带来资金、管理以及技术等新的生产要素,让油气行业在低油价下焕发新活力。一个行业在低迷油价下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说明这个行业的发展之力还在。随着低油价的持续,未来会有更多企业像微软、阿里巴巴一样进驻石油行业,这些企业可能来自金融领域,可能来自材料领域,也可能来自设备制造领域。总之,石油行业的内涵和外延将不断扩大,融合发展的特征日渐突出,油气行业与其他行业的边界也将越来越模糊。
其次,智能化是油气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如前文所述,低油价下石油行业无论是上游的油气开采还是下游的炼化,均面临降本的迫切要求。就发展趋势而言,智能化是未来油气行业降本的重要手段之一。马云创建智能加油站以及微软进驻哈里伯顿,其实都与智能化高度相关。前者就是冲着智能化去的,后者至少以智能化作为发展目标和追求,只是关注的重点不同,分属不同环节。
关于油气行业的智能化其实并不是什么新名词,若查阅文献可发现早前的资料中有大量数字化油田、智能油田、智能炼厂以及智能营销的论文及分析报告。在当前的特殊形势下之所以老话重提,是因为它有着特殊的时代特色,当前及今后石油行业智能化发展更多是形势之力外推所致。
智能化不仅能够降低成本,而且能够实现精准作业与数据的高效处理分析,能够解决一些依靠普通技术解决不了的高难度问题,提高行业运行效率。比如在油气开采中,未来重点领域逐渐向深层、非常规油气以及深水领域转移,油气开采难度会越来越大,对智能化设备和技术将产生更多的需求。目前国际油气开采招标活动中,资源国发起的对外招标区块开采难度都比较大,资源条件相对较好的区块资源国一般更倾向于自己开发。也就是说,对于众多从事国际化油气业务的公司而言,今后不得不将发展重点转向这些高难度地区。在此形势下,智能化将成为众多石油公司乃至石油行业的重要技术发展方向。创建智能加油站、微软进入哈里伯顿以及类似的企业业务融合行为,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智能化在油气行业的早期实践。
智能加油站事件的出现一定程度上说明油气行业的发展依然前景可期。微软、阿里巴巴等非油气行业的巨头纷纷进入油气行业,足以说明石油行业的“吸金”效应依旧存在。本轮油价下跌以来,油气行业遭遇较长时期的油价寒冬,昔日光鲜的石油公司利润纷纷下滑,石油行业的吸引力不像高油价时期那么大了。对此,业内及媒体一度抛出了石油已成明日黄花的观点,多少有些悲观。特别是在近几年非化石能源发展提速的形势下,油气行业的发展空间似乎一下子缩小了很多。但是客观分析当前全球经济形势、能源供需状况之后会发现,石油、天然气在一次能源中的主体地位还将在很长时期内保持。近期部分国际石油公司、国际知名咨询机构等发布的中长期预测报告也验证了这一点。
或许正因为有需求支撑,石油公司即便是在高技术难度的条件下,也还要不遗余力地进行油气开采,非常规油气、深水油气一直是他们未来的发展目标,不管是面临高油价还是低油价。在此形势下,大佬级的非油气企业进军油气行业且以智能化作为切入点,这对于油气行业的发展是有益的。这些久经沙场的卓越企业的进驻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业界对油气行业发展前景的看法,重新提振油气行业发展信心。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