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中国石油对外依存从2015年的60.4%快速上升到2017年的69.2%。这引起了大家对中国石油安全的再度关注。
石油安全是中国能源安全的关键所在。一方面,石油需求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国内原油产量近年来持续下降,2015-2017年国内石油产量为2.15亿吨、1.97亿吨和1.92亿吨。在资源禀赋限制和需求持续增长的双重作用下,中国油气对外依存度不断快速上升。2015年中国全年原油进口量达到3.28亿吨,增长9.9%;2016年进口量达3.81亿吨,增长16.2%;2017年进口量达4.2亿吨,增长10.2%,进口直接反映原油对外依存度的快速上升。作为一个经济大国,除了能源安全的担忧,石油高度对外依存将使得国内经济更容易受到国际油价波动的冲击。
美国和中国是全球两大主要石油消费国,2015年石油年消费量分别占到全球石油消费总量的19.7%和12.9%。石油独立是美国能源独立的主要方面。受益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的“能源独立计划”,美国页岩油气快速发展。美国页岩油气的快速增长除了有效地抑制国际油气价格,也大幅降低美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石油安全已经不再是美国的重要问题,国际能源署预测美国2035年将可能成为油气净出口国。
对于中国而言,目前比较高的油价有利于国内石油生产,但产量的提升(包括页岩油气发展)还是难以满足长期的需求增量,石油需求增量需要通过进口满足,因此石油对外依存将毫无悬念的逐年增长。全球交通运输的石油消费比重占消费总量的50%,中国交通的能源消费还将持续增长,目前国内汽车销售增量每年超过2700万辆,因此石油需求和对外依存度还可能会大幅度上升。
十九大报告提出需要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因此,能源安全是能源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保障中国能源安全和回避国际油价大幅度波动影响,除了加快石油战略储备,进行石油进口多元化,还需要对石油消费进行替代。
目前发展以电动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对于中国来说吸引力很大。电动汽车可以替代石油消费,降低石油对外依存度,同时解决城市雾霾和汽车尾气排放,改善城市道路拥堵状况。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和保有量都占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新能源汽车作为中国政府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
目前主要通过政府补贴的形式促进电动汽车消费量的增加,今后将逐渐取消补贴,使其依靠自身的竞争力发展过渡。如果现阶段还需要消费端补贴,可能需要考虑转变补贴方式。政府提高补贴的有效性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第一,学习美国的经验,每家生产车企给予固定电动汽车数量的补贴配额,车辆配额用完为止。以特斯拉为例,按照目前特斯拉的销售和预定数量,补贴配额可能将在2018年用完,之后不再享受政府补贴。这样的政策一方面有效防止企业的“骗补”行为;另一方面可以倒逼企业,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质量上下功夫,而不是急着走“量”。只有拥有核心技术竞争力的企业,才能形成真正有“质”的电动汽车产业。第二,可以考虑将补贴从消费端向上游过渡。政府资金主要用来支持电池等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以占据国际电动汽车产业前沿为目标。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汽车增量市场,新能源汽车具有足够的商业潜力和吸引力,因此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而言,技术创新才是核心问题。补贴设计转向上游,可以推动车企和电池厂家在技术方面不断突破,争取国际领先,并迫使在目前补贴政策下涌现的一大批既缺乏先进技术且生产标准落后的企业退出市场。中国电动汽车需要实现从“量”到“质”的发展观念上的突破。
另一个石油替代是城市轨道交通。轨道交通可以将分散的出行集中化,提高运输量和运行速度。完善的轨道交通系统可以有效减少汽车的使用频率。城市轨道交通使用电力,是减少石油消费和尾气排放的有效替代。良好的轨道交通还可缓解城市中心的多种压力,解决城市交通拥堵。中国现阶段汽车消费仍将处于快速增长时期,大中城市交通状况将持续恶化,简单的扩路和城市交通管理已解决不了城市拥堵这一大难题。中国人口超过千万的超大城市就多达十五个,从长远来看,要解决中国大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问题,需要轨道交通实现快速发展。因此,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可以说是目前中国急需而且可以满足多重目标的基础设施建设。
新能源汽车发展虽然有助于雾霾治理和石油替代,但难以成为短中期的有效解决方案,特别是无法解决目前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根据统计,2017年电动汽车销售量大概是75万辆,相比每年2700万辆燃油车的年销售量,比例还非常小。即使增长速度很快,未来长时间内中国汽车仍将以石油为主要燃料。因此希望新能源汽车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和进行石油替代是一个比较远的选择。因此,进行石油替代,控制石油对外依存度,需要同时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和新能源汽车。就石油替代作用而言,短中期城市轨道交通比新能源汽车更有效。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