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国际能源署(IEA)《2018石油市场报告》发布会在京召开。会议指出,未来6年,全球石油市场供需将由宽松转为趋紧,非欧佩克将成为市场主导供应力量,而中国将面对上游产量下滑和不断攀高的对外依存度,亟须研究相关政策,靶向加快投资,稳住自产量,确保供应安全。
2017年以来,世界石油市场再平衡进程加快,目前即将走到供需对比转换的临界点。IEA石油工业与市场部门负责人奈尔·阿根森指出,当前,全球石油库存几乎消失,油价已经回升,供需两侧都在推动全球市场向平衡甚至趋紧方向发展。强劲的世界经济继续支撑石油需求增长,到2023年将增加690万桶/日。然而,目前上游领域投资仅微弱复苏,全球每年油田老化将导致300万桶/日的供应损失。未来,新产量一方面要弥补老油田减产、维持当前产量,另一方面要满足未来需求增长。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张玉清指出,毋庸置疑,上游产量恢复还需要更多投资。
同时,驱动石油市场供需两端增长的因素也有新变化。IEA指出,全球石油需求增长中,增加最快的是化工产品。到2023年,全球新增石油总需求的25%(约170万桶/日)将来自乙烷和石脑油。这将是石油需求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在供给端,非欧佩克力量将成为主导。IEA预计,从现在到2022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约每日650万桶,非欧佩克产量供应增长为每日520万桶,欧佩克产量增长仅为每日120万桶。
随着油价稳步回升,美国页岩油气即将迎来2010年以后第二轮产量爆发,引领非欧佩克产油国共同满足全球需求增长。奈尔·阿根森表示,2023年欧佩克备用储量可能不到全球需求量的2%,传统原油供应秩序正在被重塑。
在世界市场急剧变化的背景下,中国原油市场消费与生产也面临新的情况。与会专家认为,未来6年,中国与印度的石油需求将占世界需求增量的一半,需求峰值远未到来,电动车发展将不会对国内石油需求产生颠覆性影响。但值得注意的是,IEA指出,中国国内产量将逐年下滑,而进口量将保持每年50万桶/日的增长,到2023年进口量将达到900万桶/日,可能是美国净进口量的2倍。
对此,与会专家呼吁要对供应安全引起重视。按照目前需求增长和产量下滑势头,6年后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85%。研究相关问题,找准政策措施发力点,扭转国内上游投资下滑势头,已迫在眉睫。有会议代表建议,中美分别是原油进口大国和出口大国,两国之间有着天然的互补性,在能源领域完全可以求同存异,加强合作。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