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零售价迎来三连涨,92号汽油迈过“7”字头

   2018-04-27 现代金报

66

核心提示:预料中的成品油价格上涨如期而至。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26日发布的消息,自2018年4月26日24时起,国内汽、柴
    预料中的成品油价格上涨如期而至。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26日发布的消息,自2018年4月26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55元和245元,国内油价迎来“三连涨”。       此次油价上涨有何特点?油价变动的背后,究竟是否存在“逢节必涨”的定律?       油价“三连涨” 未来大涨空间几何?       东方油气网油品分析师董梅表示,此次“三连涨”与国际油价前一段时间的上涨趋势相一致。本轮调价周期内,国际原油市场看涨的情绪比较浓烈,从而也影响到了国内油价的上调。       多位分析师还表示,本轮调价之后,全国范围内92号汽油零售价均超过7元/升,全面进入“7元时代”,本轮油价上调幅度也为今年迄今为止最大涨幅。       董梅认为,此次调价虽然涨幅不小,但当前油价已行至高位,未来继续大涨的空间有限,预计下一轮成品油调价搁浅或小幅上调的概率较大。       “跟涨不跟跌”“逢节必涨”是定律?       一直以来,每当国内油价调整时,“跟涨不跟跌”“逢节必涨”等说法,都成为不少网友热议的话题。但从2017年全年调价情况看,25轮调价周期呈现“十一涨六跌八搁浅”的格局,并不存在明显的“跟涨不跟跌”现象。       但为什么有时油价调整还会给人“跟涨不跟跌”“逢节必涨”的印象呢?上海交通大学华信国际能源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由婷认为,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所致。       一是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滞后性”。尽管挂靠国际油价,但滞后反应使得当前调价并不能实时反映出当下国际油价的最新变化;二是定价机制反映的是10个工作日内的油价变化趋势,不能与消费者关注到的国际油价某一天的价格变动直接比较;三是油价上涨相对于下跌来说市场敏感度更高,加上媒体的关注热度,受众产生这样的调价印象也很正常。       由婷表示,目前消费者颇有微词的还是在于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挂靠国际油价带来的“滞后性”。“很多人会觉得为何不自主定价?但就目前而言,原油用美元结算的贸易格局还未真正打破,中国作为石油的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在国际油价问题上还没有足够的话语权。”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