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3代输油站智能防爆巡检机器人已在广州南沙输油站、珠海斗门输油站试用,第1代输油管道水下巡检机器人在柳江等处下水试航,这仅是中国石化销售华南分公司推进科技创新的小事例。
“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正在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智能化管道储运企业的销售华南分公司,管理着6000多公里成品油管道,他们充分发挥央企创新的主力军作用,聚焦管道储运领域核心技术攻关,空地一体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完整性管理走在全国前列,智慧化管道建设初见成效。4月26日至27日,公司召开第三届科技发展与管理创新工作会议,记者通过现场了解,有了更直观深刻的感受。
一体化打造360度安全保护网
在销售华南分公司调度控制中心,随着现场指令下达,几百公里外的无人机腾空而起,开始执行站场航拍与管道程序化自动巡护任务。航拍画面通过自主研发的应急指挥系统实时显示在调控中心大屏幕,呈现在大家面前。
针对华南管网沿线地理条件复杂多变的特点,销售华南分公司将国内一流无人机技术与管道巡线重点难点相结合,开展了无人机智能巡线管理系统的研发工作。2015年,在石化系统内率先组建无人机大队,通过高空视角对管网中的高后果区、V形冲沟、等高线敷设带、悬索跨等特殊地段进行巡查,并将监测数据实时传送至数据中心,供监督管理部门决策使用,有效弥补了人工巡护的短板,提高了巡护效率和质量。
与此同时,销售华南分公司综合应用光纤通信、人力巡检、视频监控等技术,建成了基于无人机的空地一体化防控体系,筑牢本质安全。
目前,销售华南分公司已完成部分管道的程序化飞行设计,实现了一键巡线、事故预警等功能,为应急抢险、应急演练等工作奠定了基础。
数字化将6000余公里管道收于掌间
“通过该系统,即使人在广州,也可以清晰地看到管道沿线任何地方的管线信息和周围环境状况。”同样是在调控中心,技术中心席罡向记者介绍公司智能化管线管理系统。
随着值班长熟练的操作,远在贵阳的某段管线本体、附属设施和站场设备设施等信息也随即调出,管道附近的鱼塘、道路、房屋甚至居民活动均清晰可见。
2014年,销售华南分公司作为试点单位之一在石化系统内开始智能化管线管理系统建设。该系统以管线本体数字化为重点、以地理信息系统为依托,收集各类数据196余万笔,同时配以高清卫星影像,建立了数据全面、真实可视的数字化管道。经过试点推广建设,至2018年4月,已实现公司6036公里管道的数字化和可视化。
科技创新手段的运用,等于给管道安全装上了“智能卡”。通过该系统,可以查询任意位置的管线管径、壁厚、埋深和防腐层等数据,也能知道任意一段管线中任意间距的管道高程起伏及埋深等情况。
“全景影像、视频、高后果区等管道运行数据与周边环境数据、应急资源数据进行联动搜索,为现场应急指挥指挥者提供辅助决策支持。”席罡继续介绍道。
智能化保障巡检24小时不间断
在公司的南沙输油站,记者看到了正在现场“行走”的智能防爆巡检机器人。“这台机器人每隔两个小时出来巡检一次,每天24小时不间断,巡检的时候会自动将数据上传到系统,站场和公司调控中心都能看到。”南沙站站长曾志杰介绍说。
2016年,销售华南分公司开始合作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输油站智能防爆巡检机器人,并试点开展机器人巡检。经过不断的调试和改进,目前已完成1代、2代机器人的研发和更新。正在试行的第三代智能防爆巡检机器人,具备夜间作业、云台升降、巡检目标识别、热感检测报警、安全避障、巡检路线自动变换等一系列功能,基本实现代替人工进行站场巡检。
智能防爆巡检机器人的应用不仅增加了巡检结果的可靠性,同时缓解了站内工作内容重复、劳动强度大的困难。特别是在发生火情时可及时报警,并与站内消防设施设备联动应急,迅速处置火灾,避免事故进一步扩大。
“自从这台机器人加入以来,感觉巡检又多了一层保障。它使用红外热感检测,对微小的渗漏更为灵敏。”曾志杰说道。目前,该管理处已有2个输油站试行机器人巡检。
“现阶段,公司正在努力实现由‘要我创新’向‘我要创新’的转变,科技发展和管理创新已形成制度化、体系化。我们将继续加大成品油管道核心技术的研发和投入,大力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助推成品油管道行业的安全发展、智慧发展。”4月26日,该公司总经理向前来参加第三届科技发展与管理创新工作会议的50多位外部专家学者介绍道。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