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由中国石化承建的哈萨克斯坦阿特劳炼厂石油深加工项目三期工程全面建成。作为中国石化在“一带一路”参与国家的重要合作项目,该项目首次实现了中国炼化工程设计技术整体出口中亚市场。而阿特劳炼油厂通过此次合作也一举成为该国石化产品种类最丰富、质量等级最高的炼油厂,从而结束了哈萨克斯坦高标号汽油大部分依赖进口的历史。
1992年,中国石化中标科威特阿哈迈迪炼厂修复项目,迈出公司境外工程承包业务第一步。如今,中国石化在“一带一路”参与国家有120多个合作项目。作为最早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的中国企业,中国石化秉持互利共赢、联动发展的原则,与“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形成了利长远、惠民众的可持续发展合作模式。
——坚持本地化用工、本地化采购,为所在国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机会,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据统计,中国石化在“一带一路”参与国家的业务每年可为当地提供工作岗位1.5万个,境外员工本地化比例在75%以上。比如阿特劳炼油厂升级项目,使用分包商逾200家,累计用工超过6700人次。
——坚持依法合规纳税,为所在国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十二五”期间,中国石化在“一带一路”参与国家缴纳税费超过130亿美元。
——坚持国际最高的安全、健康和环保标准,注重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比如中国石化在埃及的阿帕奇QPC作业公司,实现污水100%合法回注,得到当地政府和居民的高度认可。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