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板”里榨出油 二氧化碳地下留

   2018-07-23 科技日报

63

核心提示:科学开采、自主创新是延长石油近年提高油井产量的法宝。日前,科技日报记者随让世界倾听陕西声音主题采访团
    科学开采、自主创新是延长石油近年提高油井产量的法宝。       日前,科技日报记者随“让世界倾听陕西声音”主题采访团走进位于榆林市靖边县境内的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采油现场,被一块块取自地下2000多米的含油岩芯所吸引,若无专家讲解,人们无论如何也不会把这一块块看似普通的青石和被誉为“黑色黄金”的石油联系起来,这“石”有了,“油”在哪里?       “看到岩芯中间发黄的部分了吗?那就是油!”延长石油集团公司科技部部长王军峰说,国际上把渗透率小于50毫达西的油田划为低渗透油田,而延长石油近90%的油气田渗透率小于1毫达西,属于特地、超低渗透油田,俗称“青石板”或者“磨刀石”,开采难度堪称世界之最。但从这一块块“青石板”中硬是“榨”出了一个年产千万吨级的大油田。       炼废变宝只嫌渣油太少       “我们现在最大的困难不是成本,毕竟这台设备现在已经可以做到收支平衡了,随着产能扩大成本降低,肯定能盈利。我们现在最大的困难是渣油太少,自家产的已经不够我们用了,原料制约了我们的产能。”王军峰说。       王军峰所说的设备,就是延长石油自主研发的煤油共炼(Y-CCO)中试装置,这也是是全球唯一一个稳定运行的煤油共炼工业示范装置。       在现场,工程师表示:“重油是石油炼化到最后的产物,虽然里面含有大量碳氢元素但是已经无法再提取了,一般炼化厂就是当作燃料烧掉了,不仅浪费资源,还产生大量烟尘。通过煤油共炼,我们把没有什么利用价值的重油、渣油变成了柴油、石脑油这种优质油品,剩下的固态废物我们也在积极开发用作建筑材料,资源宝贵就要尽量做到物尽其用。”       煤油共炼,即将煤粉与重油按1︰1的比例混合后共炼,最终产出柴油、石脑油和固态废物的炼化过程。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专家对该装置进行了72小时连续运行现场考核,结果表明在煤粉浓度为41.0%时,煤转化率为86.0%,525℃以上催化裂化油浆转化率为94.0%,液体收率达70.7%,能源转换效率为70.1%,吨产品水耗1.6吨。       物理加压埋掉温室气体       延长人珍视环境,位于榆林市靖边县的CCUS一体化示范项目也非常典型。       CCUS项目,即通过特定工艺手段,将煤化工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捕捉,经提纯、液化后,注入油田地下,不仅可以利用液化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能增加井下压力达到增产的目的,还能将二氧化碳这一主要温室气体永久埋藏于地下,减少碳排放。       如今,5口二氧化碳注入井正在进行日常的工作,从二氧化碳低温储罐经过泵房加压,从注气管线注入到1600多米深的地下,每口井每天向地下注入8立方至10立方左右的二氧化碳,实现了原油增产的同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几年来,靖边及吴起两处CCUS一体化示范项目先后向地下注入二氧化碳12万吨,相当于100公顷阔叶林3年光合作用吸收的碳量。       由黑变白实现碳氢互补       煤制甲醇“碳多氢少”,天然气制甲醇“氢多碳少”,为什么不让二者结合,实现“碳氢互补”呢?       这个大胆的想法,催生了一个全球首套煤油气资源综合转化项目,延长石油建成了中国西部百万吨烯烃产品生产基地。       在油气资源富集的榆林靖边,延长石油就地取材,建成了一座绿色能源化工新城,据统计,全国每30吨聚烯烃产品,就有1吨产自这里。乌黑的煤炭、石油在科技的催动下转变为洁白剔透的聚烯烃颗粒。这一“黑变白”的项目实现了初级资源向高端化工产品的转型。       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伟表示:“相比纯煤经甲醇制烯烃技术,煤油气资源综合转化技术可使二氧化碳减排60.38%,二氧化硫减排59%。”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