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西管道一期工程互联互通段项目建设纪实

   2018-12-03 中国海洋石油报梁冰洁 李然

48

核心提示:2018年6月29日,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划,蒙西管道一期互联互通段管道第一道焊口打火开焊,比计划时间大大提前
 

2018年6月29日,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划,蒙西管道一期互联互通段管道第一道焊口打火开焊,比计划时间大大提前。图为该项目第一道焊口打火开焊现场。

11月28日,寒风瑟瑟。走在从天津LNG临港分输站到独流减河南岸3号分输阀室泥泞崎岖的土路上,深一脚浅一脚,印有“中海油蒙西管道”字样的明黄色标志桩,百米一立,格外显眼。

11月15日11时16分,阀门开启,中国海油天津LNG接收站储存的天然气经由31.5公里的新建管道顺利进入中国石油华北天然气管网,标志着中国海油蒙西煤制天然气外输管道项目(下称蒙西管道)一期工程互联互通段成功建成通气。

“经可燃气体探测仪连续检测3次,检测点处天然气浓度达到80%以上,天然气气头已到达3号阀室,报告完毕!”对讲机中话音一落,蓄势已久的气龙喷涌而出,寂静的管道仿佛有了流动的生命,正在畅快地呼吸,将清洁的动力、温暖的热量输送到千家万户。

此时此刻,在场的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笑容,在雷鸣般的掌声中,多少欣喜的热泪夺眶而出,为了眼前的一切,值!

1拼搏!起跑占先机

◆6月29日,蒙西管道一期工程互联互通段第一道焊口打火开焊,点亮了项目组无数个深夜的坚守与奋战。

2017年12月26日,随着北方地区冬季供暖压力增加,区域清洁能源需求增长,蒙西管道项目正式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批复。按照“整体核准、分期分段建设”的实施策略,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工程自天津LNG临港分输站至雄安新区,二期工程自雄安新区至山西大同,三期工程自大同至内蒙古鄂尔多斯,跨越蒙晋冀津四省市,绵延1279公里。

万事开头难,一期工程互联互通段就是块起始的“硬骨头”。起自中国海油天津LNG临港分输站,止于天津滨海新区独流减河南岸3号分输阀室,全长31.5公里的工程须穿越公路12次,铁路1次,定向钻穿越独流减河1800米,涉水作业区域更达80%以上。

手中拿着刚刚通过核准审查的可研报告,快步走来的正是蒙西管道项目组工程部经理杨吉勇。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下达互联互通段管道建设任务,按照投产目标时间倒排计划,3月末必须完成钢管、球阀等主要设备材料的采购,才能确保项目按期建成投产。

然而此时,初步设计还在招标过程中,主要设备材料采购更是无从谈起。“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杨吉勇说得铿锵有力。

家住开发区,人睡办公室。杨吉勇带领部门员工连续14天日夜奋战,编制完成主要设备材料的招标技术文件、技术规格书和数据表,为设备材料采购争取到宝贵时间。

然而,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4月初,国家发改委召开2018年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专题协调会议,为了保供需要,将蒙西管道一期工程的管径由914毫米提升至1016毫米。消息一出如晴天霹雳,不但之前的辛苦付出得“放下”,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也因管径调整要重新修改。

抢来的时间难道又要还回去?

所有的压力再一次压在杨吉勇的肩上。既要加快速度,更要依法合规,靠什么——每天16小时的工作来弥补!

4月底,新的可研报告和初步设计同时完成;5月初,项目申请报告上报国家发改委;5月中旬,施工图设计完成;6月初,首批钢管到货。原本9个月的工作,他带领团队愣是用不到3个月高质量地完成了,将开工时间提前了33天。

6月29日,蒙西管道一期工程互联互通段第一道焊口打火开焊,点亮了项目组无数个深夜的坚守和奋战。

2超越!“弯道”寻突破

◆全程31.5公里的管道中水域施工就有25.5公里,其中还有1.8公里是六七米深、布满鱼虾的养殖池。在涉水区,项目组因地制宜,实现了“弯道”超越。

“我们在华北平原干出了江南水乡的活儿。”蒙西管道项目组天津项目部施工经理张志远笑着说。全程31.5公里的管道中水域施工就有25.5公里,其中还有1.8公里是六七米深、布满鱼虾的养殖池。

管道焊接需要在陆地上进行,汪汪池水又难以迅速排解,张志远结合多年经验大胆实践,让管道“水上漂”。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蒙西管道项目组和施工单位及时调整工序,采用“漂管法”。通过搭建小平台,一边抽水一边焊接管道,完工一截漂一截管道入水,进行及时固定。后续的焊接工序提前到围堰抽水之前,焊接好的管道漂在盐田水面上,征地和围堰排水两不误,使用“漂管法”提前焊接管道15公里,为项目建成争取了时间。

初涉浅水滩,哪知深水难。2米的浅水区域过去了,6米的深水区还在前面。深水区线路长约1.8公里,多涉弯道,漂管难以在深水中固定,只能采用“大开挖”——围堰防漏、排水清淤、管沟开挖、下沟回填,可谓“步步惊心”。

时至中秋,皎洁的月光倒映在水面上,泛起层层涟漪。项目组成员眉头紧蹙,守着工地犯了难。原来眼前的深水区是虾农的养殖池,中秋前后恰逢出虾收获的关键时期。不出虾时,虾农不让抽水;出了虾,抽水时间捉襟见肘。

办法总比困难多,为了提升抽水效率,项目组通过施工单位找到两个“大家伙”:一台每小时抽水5000立方米的抽水泵,一台每小时排水1500立方米的抢险车,双管齐下,短短10天便实现了从开机抽水到入场清淤的工序跨越,为后续生产又赢得了时间。

 

3加速!施工现场即战场

◆战场不分日夜,蒙西管道项目施工现场就是战场。夜”是这支队伍“行军打仗”的铁律。

7月3日,国家能源局在天津召开蒙西管道互联互通段督办会,要求力争11月15日、最晚不迟于11月20日建成投产。工期一缩再缩,时间紧、任务重,只有加速再加速!

8月中旬,深夜。临港分输站响起一声警报,过滤分输器发现漏水,密封圈出了问题。

现场施工管理于选章第一时间找到施工方。施工方说:“现在密封圈没有,明天从廊坊拿两个密封圈过来再修吧。”于选章对施工方的回答并不满意:“不行,事不过夜。”

他一面在现场督促施工方连夜进行维修,一面又亲自敦促查找备用密封圈,施工方拗不过他的坚持,连夜从廊坊“百里送圈”,赶在天亮之前送到,保障了设备的正常运转。

蒙西管道互联互通段工程所在地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穿越公路、铁路、河流的“三穿”更是家常便饭。因此,严谨的勘察测算、严密的施工方案和严格的作业执行三者缺一不可。“一切要以确保安全和质量为前提”,项目组副总经理吴俊峰对参建单位从不吝惜信任,但凡是涉及安全、质量,他总是更严谨。

对于施工而言,天津市地下空间规划管理信息中心的坐标算得上是“官方认证”,工期如此紧张,根据已有坐标资料作业是最常规且稳妥的手段。

“时间紧张,我们必须一次成功,要谨慎谨慎再谨慎!”在吴俊峰的坚持下,参建单位在坐标资料的基础上对可能交叉的每一根管道又重新做了现场勘察,以确保准确。

事实证明,他的坚持是对的。因时间原因管道沉降,原有登记的坐标发生了变化,津晋高速定向钻,“官方认证”的8米与实地测量的18.7米足足差了2~3层楼高。正是这绝不让步的双重验证,让施工成功避开其他管道,保证了工程加速进行和生产安全。

4冲刺!一个都不能少

◆零伤害、零污染、零事故。总焊缝2743道口,焊接一次合格率98.7%。从施工质量到工程安全,一个环节都没少。从项目组、承包商到施工队,一个人员都没少。

面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和“合力创造出的奇迹”,尘埃落定后,望着曾经的施工现场,段红感慨万千。作为蒙西管道项目组天津项目部副经理,在得知父亲病危住进ICU病房的情况下,他仍不露声色地坚持主持完项目中间交接验收会。会议结束后,他才跟驱车300公里、在会场外等候他4小时的妻子连夜赶回山东老家,却终未来得及见父亲生前最后一面。

在这个项目中,没有人提过条件,没有人提过困难,因为困难已是平常事,奉献已是平常心。就在半个月前,几乎所有的人对于交工的最后期限都闭口不谈,从项目组到监理方再到施工队,大家心里都没底——时间实在太紧了!

但大家也都知道,行百里者半九十,全力冲刺已没有退路。

“解决问题分层级,部门内解决不了的第一时间就告诉我,不要怕,不要藏着掖着,我在这儿呢!”蒙西管道项目组总经理徐桂龙知道,此时信念是共同的支柱。

“我们作为项目业主,不能坐在办公室看进度报表,要做到下沉管理。特别是工期紧、进度又滞后,必须要深入一线。”段红说。

施工单位接受了投产目标,承包商动员公司最强的技术专家帮助诊断出方案;工人们有了信心和依靠,彼此在寒风中嘘寒问暖、鼓劲加油。

10月30日晚上7点多开始,天津项目部施工经理张志远带领施工单位连续奋战4天4夜,终于把蒙西管道一期工程互联互通段的“卡脖子”工程——独流减河定向钻穿越工程真正攻下来了。

这里地质条件复杂,此前曾有多个项目在此折戟。蒙西管道互联互通的管道直径1016毫米、定向钻穿越长度1800米,难度更大、施工更复杂。而互联互通段能否按期投产,成败在此一举。11月3日早上,随着钢管长龙从孔洞中钻出,跟独流减河定向钻穿越工程管道连续死磕了84小时的张志远,终于松了口气。

零伤害、零污染、零事故。总焊缝2743道口,焊接一次合格率98.7%。从施工质量到工程安全,一个环节都没少。从项目组、承包商到施工队,一个人员都没少。

“项目组无条件服从雄安新区整体规划,雄安新区段管道从新区北侧边界绕行,并设有定兴分输站和若干分输阀室为新区供气。”徐桂龙指着管道路由图,百感交集。适逢国家千年大计,既是机遇亦是挑战。

蒙西管道互联互通段的成功投产,将一期工程的第一个战略“落子”稳稳掷下,作为中国海油第一条跨省天然气长输管道的起始端,激活了“大管网”时代进程。

这118天创造的行业奇迹,这31.5公里书写的工程传奇,正是能源“国脉”保供京畿、润泽雄安、辐射北方的万里长征中坚实的第一步。如今,蒙西管道一期工程进入下一阶段,项目组“铁军”又将启程,迎接新的战役。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