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第50个“世界地球日”当天,中国石化公众开放日第四季正式启动,中国石化所属65家企业在国内45座城市同日开放,近3000名公众入厂参观。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工业企业中规模最大、中央企业首个品牌化的公众开放日活动。该活动展示了中国石化创新、绿色、开放的企业形象,成功搭建了企业与社会公众沟通的桥梁。
活动当天,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杭州、济南、南京等45座城市的65家中国石化下属企业,同时在分会场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共吸引近3000名来自各行各业的社会公众参观。公众通过实地参观走访企业生产装置、控制中心、污水处理中心,参加智慧小课堂等,全面深入了解中国石化油田、炼厂、加油站绿色生产全过程,了解石油石化与人们衣食住行的密切关联。
广东省国资委副巡视员张绳道表示,长期以来,中国石化驻粤企业以开放的姿态,积极转型升级,为珠三角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在努力为社会提供最优质服务和清洁产品的同时,越来越重视与社会公众的沟通交流,通过持续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做到了增进了解、消除误解、增强理解,开创了企业与社会公众沟通的新模式、新途径,树立了典范,形成了示范。希望中国石化几家驻粤企业以更开放的姿态进一步加强企地沟通,推动企地共同发展。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雷典武表示,中国石化公众开放日活动是促进企业与公众沟通,构建和谐社会的尝试和探索;是公司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大国企正面宣传和形象公关力度重要批示的具体行动。今天的启动仪式是加强与社会公众零距离沟通的再启程,我们将始终牢记“爱我中华、振兴石化”“为美好生活加油”的初心和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公众代表王琼告诉记者,在石化厂边上生活了几十年,对企业积极开展环境保护所取得的效果早有切身体会。进入厂区看到优美、整洁的环境,看到智能、先进的设备,让我更加相信中国石化是负责任的企业,住在附近也很放心。
活动亮点一:油田和炼化企业等40多家单位全部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中国石化公众开放日活动已连续开展4年,2019年新增上海海洋石油局等15家参与单位。目前已有65家企业参与,其中油田、炼化企业全部加入。这意味着未来将有更多人有机会走进中国石化,也反映出活动质量在稳步提高,品牌影响正逐渐扩大。
活动亮点二:《sinopec open day》英文版和“油迪”新款表情包闪亮登场。在中文版主题曲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量突破600万的基础上,今年又推出了《sinopec open day》英文版。英文版节奏感更强,曲风更加明快,适合不同参观公众的喜好。此外,今年活动还开发设计了新款“油迪”表情包、“油迪”蜡烛、拼装玩具等周边产品,公众在近距离参观感受中国石化的同时,还可以将更多好看的吉祥物、好玩的小礼物拿回家。
活动亮点三:神奇的化学实验为智慧小课堂增添魅力。智慧小课堂是公众开放日活动的“经典”环节。在今年活动现场,该环节增加了中国石化自主研发的高科技纤维展示。此外,液化天然气(LNG)的化学科普小实验也让现场观众赞叹不已。这些简单有趣的实验背后,所呈现的是多年来中国石化对科技创新、能源保供的不懈努力。
活动亮点四: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快闪将活动推向高潮。参加活动的公众行至广州石化化工分部时,由一线倒班员工和黄浦区文联艺术家联合演绎的《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活动,点燃了整个活动现场的气氛。在歌声的感染下,现场来宾纷纷加入合唱的队伍,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祖国母亲的祝福,对幸福生活的感恩,对美好明天的向往。
2012年中国石化在全系统组织发动了“开门开放办企业”活动,在此基础上,于2016年整合推出了“中国石化公众开放日”大型品牌活动。截至目前,累计邀请社区居民、学生、媒体代表、政府官员等13.2万人次入厂参观,活动传播覆盖影响人数破亿。活动不仅使公众可以零距离了解、感受中国石化,更促进企业了解外界变化和公众期待,从而自觉、持续地改进工作、改善管理、改良文化。2018年9月11日,中国石化公众开放日活动荣获SABRE亚太区域品牌和声誉管理杰出成就金奖。
“世界地球日”(The World Earth Day)活动于1970年在美国发起,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进而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2009年第63届联合国大会决议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使其成为一项世界性的环境保护活动。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在每年4月22日举办世界地球日活动。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为“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