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蜀南气矿每吨冶金用炭黑生产年均天然气单耗再降100立方米,月均最低下降300立方米每吨,再次突破2018年9月以来最低天然气单耗记录,降幅突破现有工艺技术“冰点”,为助力炭黑事业提质增效,增强市场竞争力打下了坚实基础。
我国炭黑工业从圣灯山起步,四川天然气工业从圣灯山发展壮大。作为隆昌气矿炭黑车间的继承者和发扬者,蜀南气矿泸州炭黑厂始终秉承优良传统,牢记责任,积极开展技术革新,研制多品种用途炭黑,目前,我国已经是世界上炭黑生产的第一大国。
回顾60年来的生产历程,西南油气田炭黑生产经历了成本居高不下和产能过剩等经营压力,坚定不移履行发展祖国炭黑的社会重任和政治使命,努力克服困难,逐步转型,压减产量规模,取消橡胶用等炭黑品种,保留硬质合金、军工磨具和陶瓷等行业所需要的冶金用炭黑生产至今,作为国内仅有的国营冶金用炭黑生产企业,较好地满足了数百家中小企业的生产需要,更走出国门远销欧洲。
2000年后,天然气、水电和人工等综合成本逐步上升,导致冶金用炭黑生产性亏损加剧,为减轻经营负担,这个气矿紧扣冶金用炭黑“降本、优质、安全”三个关键要素,在装置和操作上下功夫,坚持效益最大化、机构扁平化和资产轻量化,勒紧“裤腰带”,轻装上阵,保持了炭黑生产边际贡献的不断增加。
稳操作,综合成本“硬着陆”。这个气矿找准制约产量症结,优化运行参数调整,降低原料单耗。通过摸索比对,逐步形成生产操作频段调整机制,增大风量、降低进气用量;瞄准降低装置能耗的具体措施,优化生产工艺,并根据负荷调整降低水电等其他消耗;推进偏平化改革,将最初的炉黑分厂降为现在的炭黑生产班,直接用工比例逐年递减,近十年员工总数减少三分之一。
优质量,产品品质“夺第一”。近年来,这个气矿细抓产品质量,增强品牌含金量,通过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评价,把好产品质量检验关,形成生产、销售、检验三位一体的共管格局,让每批次的产品都能追溯到具体日期、班次、人员,实现产品质量受控管理;优化生产环节,先后落实了反应炉、纯水系统、自控系统等三个重点项目的改造升级,自1983年获得国家优质产品金龙奖以来,已生产40余年,产品质量保持国内最优水平。
在抓安全方面,该气矿扎实推进QHSE体系建设,盯紧“人、环、物、防”,通过撒网式培训、双盲应急演练和严格监督考核等方式,提高安全管控水平和员工安全意识,重点抓好尾气、污水、噪声、固废等监测,落实“两个现场”的风险防范以及开停产期间尾气治理,坚持每天对安全隐患整改和检维修进度进行分析,确保隐患整改到位,生产稳定“连轴转”。
下一步这个气矿将继续围绕提质增效加大成本和结构优化,多渠道、多维度突出经营效益,坚决打赢效益实现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