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石油的需求正在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彭博社援引中国能源界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汽油和柴油销量正在增长,炼油厂的燃料处理量增加了11%。中国生产的恢复和生活的逐步正常化再一次提振世界石油市场。
今年第一季度石油市场是几十年来最悲惨的时期。WTI原油基准价甚至跌至负值。尽管这种“异常”不会持续太久——也是因为执行期货合约的大限即将到期。但总的趋势仍然十分明显:市场正在探底。
发生这种情况有两个原因:
首先,欧佩克+协议破裂,世界最大石油生产商开始增加产量。
其次,由于新冠疫情,中国乃至世界其他地区经济实际上已经停滞。各国间边界彼此关闭,空运停止。大多数国家采取的自我隔离措施极大地限制了国内民众的流动,这也导致石油需求下滑。例如,在美国以往运输业消耗掉70%的石油,现在却几乎停滞。可见,由于个人运输消耗减少导致的油价暴跌,不足为奇。
目前,中国经济正在复苏,据彭博社报道,燃料的消耗已经大体上恢复到疫情发生前的水平。
4月份,中国原油进口日均增长近984万桶。炼油量达到1310万桶,甚至比去年同期还高。现在,独立炼油厂的产能达到原产能的75%,中国石油消耗几乎达到了危机前的每天1300万桶的水平,仅略低于中国在2019年12月消耗的1370万桶。
由此可见,中国正在确保对石油的稳定需求。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中国是世界最大原油消费国。然而,说到提振石油市场,仅靠一个中国市场还是难以为继。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际能源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黄晓勇教授在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指出,世界市场行情还取决于其他国家摆脱危机的速度。
黄晓勇教授说:“目前中国消费开始逐渐增长,包括生产在内的活动也在有序恢复正常。从其他国家来看,美国最近似乎也开始有所松动,但是具体情况如何,暂时不好判断。因此我个人认为,到今年年底全球石油市场有可能恢复至相当程度,但是能否完全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估计可能还有疑问。我认为中国石油需求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发挥这样的作用,但是世界石油市场若要真正走出危机,还需要整个世界的石油消费能够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
目前中国石油消耗量低于危机前水平,主要是由于航空运输的持续限制。相反,对柴油的需求却在增长。中国农工综合体目前处于紧急状态:由于抗疫措施,播种时间向后推迟;为确保粮食安全,现在需要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
中国人越来越倾向驾车的习惯也有助于对石油需求的提高。现在,因为疫情的出现,大多数城市居民在国内也更喜欢使用私家车旅行,只有偶尔的情况下乘坐高铁。
根据个人和移动导航设备供应商TomTom的数据,在中国大多数主要城市(北京和上海除外),交通密度已经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甚至超过了危机前的水平。例如,在高峰期的沈阳、重庆、天津,交通拥堵密度比去年同期甚至高出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