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江汉油田研究院和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联合承担的页岩气开发实验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项目通过集团公司验收鉴定。该研究形成适合我国页岩气储层特点的页岩气开发实验关键技术。
随着涪陵页岩气田的不断开发,新的区块越来越多,储层越来越复杂。为寻求老区稳产、新区增产,江汉油田积极搭建平台,借助国家重大专项、“十条龙”等项目,深化与石勘院的技术合作,为涪陵页岩气田持续稳产上产提供技术支撑。
为满足科研生产急需,双方合作立项页岩气开发实验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完善页岩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测试方法,优化实验技术参数和技术要求,可满足不同类型页岩气储层条件实验需要。该成果应用于涪陵地区页岩气储量计算、开发方案编制、产液产气规律认识等方面,收到较好效果。
焦石坝区块是涪陵页岩气田最重要的稳产阵地,也是双方合作的主要阵地。“这里埋深合适,地质条件较白马、凤来、江东等新区块地质条件优越,立体开发就是为了把最富的地方充分动用吃干炸尽。”江汉油田研究院页岩气开发所所长刘莉介绍说。
可要想在原有的井网上调整加密绝非易事,必须找到一次开发后剩余的气到底在哪里?江汉油田研究院与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联合对焦石坝区块稳产技术对策研究发起了攻关。
双方优势互补,现场和理论相结合,通过数值模拟、地质模拟一体化,建立页岩基质孔缝、人工压裂缝耦合的三维地质建模技术,通过实验明确了地下各层的储量动用情况。
“我们在焦石坝天然裂缝发育和不发育区进行了数模-地模一体化评价,发现裂缝不发育区一次井网基本只动用了下部气层,而裂缝发育区上部气层也被部分动用。这为我们开发调整的选区和技术政策的优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刘莉说,通过立体开发调整,焦石坝区块的动用率得到大幅提升,目前,已投产的开发调整井百余口,立体开发区整体采收率实现国内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