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1月2日~3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及余姚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十六届中国塑料产业发展国际论坛”和“2020中国(余姚)国际塑料博览会”在浙江余姚市召开,中国石化化工销售公司和北京化工研究院的40余种合成树脂产品亮相展会。来自国内外塑料产业各领域专家齐聚一堂,就新发展格局下如何推动塑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展开研讨。本版对本次展会分享的内容撷要进行特别报道,敬请关注。文字由本报记者许帆婷提供
我国塑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空间巨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塑料产业快速发展,生产量和消费量均位于世界前列,但是面临着产业大而不强、研发能力弱、高端塑料大量依赖进口、塑料废弃物治理与资源化利用等挑战。
2019年,全球五大合成树脂总产能近3亿吨,总消费量约2.5亿吨。近10年,我国五大合成树脂产量快速增长,2019年达7144万吨。从消费结构看,我国主要塑料产品消费市场集中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华东、华南、华北地区供需缺口较大。总体看,2019年高密度聚乙烯产品中管材料消费量的增速最快,超过10%,低密度聚乙烯各个领域需求增长并不旺盛。受疫情影响,聚丙烯产品尤其纤维料的消费量增速非常快,接近19%。
我国高端产品依旧依赖进口。2019年,我国五大合成树脂进口量突破2400万吨,尤其是聚乙烯和聚丙烯还有较大缺口。我国进口的产品大多来自具有成本或技术优势的国家和地区。
在高密度聚乙烯产品进口方面,2019年我国进口了大量的燃气管道料、高端油箱料、通信电缆料等高端产品,部分牌号进口量非常大,每吨平均价格超过万元,部分产品比如锂电池膜料每吨平均价格超过两万元。进口的高端聚丙烯产品主要是高端电工级薄膜料、高透明流延膜/吹膜专用料、高透明高刚性注塑料等,聚丙烯高端料进口价格通常在每吨万元以上,个别材料的价格每吨接近3万元。
与会专家表示,受疫情和“限塑令”影响,目前我们塑料产业正处于转型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空间巨大。
首先,国内人均乙烯消费量仍然偏低,产业发展空间较大。我国近20年人均乙烯消费量增长较快,从2000年人均不到10公斤增长到2018年人均35公斤。尽管受疫情影响国际经济宽幅震荡,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态势没有变。未来,随着经济发展、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和居民消费水平逐步提高,这些宏观因素都将拉动石化产品需求量增长。
其次,产能仍将持续扩张,竞争焦点将在聚烯烃产品上。专家预计,2020年我国新投产乙烯装置总产能780万吨/年,超过过去10年年均新增产能的5倍。预计未来5年,乙烯产能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速,每年增长规模在200万吨以上。预计到2025年,我国乙烯产能将达到5016万吨/年,产能满足率由2019年的51%升至77%,聚丙烯产能将会过剩。
再次,下游加工行业将倒逼合成材料产业向高端领域发展。下游市场对合成材料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比如在管材料方面,要求提高慢速应力开裂、耐热、耐承压等性能,医用料要求金属离子残留量低,车用料要向高抗冲、高流动、高熔体强度方向发展。通常这些高性能材料需要配套高碳α-烯烃来生产,但我国目前高碳α-烯烃共聚产品供应能力严重不足。
最后,高端产品领域竞争日趋激烈。从过去两年看,聚乙烯新产品开发主要集中在薄膜、管道、管材料、电缆料等,聚丙烯新产品开发主要集中在纤维、注塑、透明薄膜等,另外,茂金属和高碳α-烯烃也成为开发热点。近两年新投产项目中,部分装置定位就是中高端产品,比如埃克森美孚广东惠州乙烯项目一期配套建设的茂金属聚乙烯、高端聚丙烯等生产装置,计划2023年建成投产。
“限塑令”下应加快推进废塑料治理
推广可降解塑料
塑料制品带给人们很多方便,但同时也带来严重的白色污染。国际社会近几年频繁出台限塑、禁塑政策,截至目前,全球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宣布限塑、禁塑。
经过40多年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塑料生产和销售第一大国。与此同时,废塑料产生量巨大。尤其是近年来,电商、快递、外卖等行业发展迅速,大量一次性塑料包装物被废弃,使中国也成为全球最大的废塑料产生国,目前废塑料年产生量超过5000万吨。废塑料处置不当,既浪费资源,又给生态环境和社会安全带来威胁。加快推进废塑料减量化、资源化,推广应用可降解塑料,已成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要途径,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和综合利用司调研员艾崇表示,当前,国际社会对塑料污染治理已达成共识。我国2018年开始实行“限塑令”,大力提倡一次性塑料减量化使用,提高废塑料回收利用水平,今年政策力度继续加大。面对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我国将进一步加快推动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强化废塑料源头减量,促进塑料制品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引导废塑料综合利用行业规范发展,逐步完善相关领域技术标准体系,持续提升废塑料资源化利用水平。
中国石油规划总院炼化所副所长宋艳萍表示,塑料的绿色发展主要途径有四种:一是减量化,即减少塑料使用或多次使用;二是可降解,通常被认为是解决白色污染的有效途径;三是再生利用,通过化学手段进行热裂解、化学溶解、能量回收;四是循环利用,即机械的物理循环,粉碎、洗涤、再加工等。
在国家各部委和各省份相继发布限塑政策后,可降解塑料备受关注,产业发展不断提速。2019年,我国新增可降解塑料企业500余家,增速达15%,是过去十年增速最快的一年。可降解塑料种类繁多,近年来比较热门的产品中,PLA、PBS和PBAT是工业化相对比较好的产品。
专家表示,总体来看,大部分生物可降解塑料产品在技术上还需要再突破,成本和价格相对偏高,大概是普通塑料产品的2~3倍,目前仍处于产业化前期阶段。未来,随着国家政策进一步推动、技术进一步完善,产品成本将会有下降空间,生物可降解塑料市场前景可期。
“后疫情”时代塑料产业应关注健康、高性能需求
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高级专家张文长表示,塑料消费与经济发展呈现很强的正相关性。总体看,2020年一季度终端行业对塑料的需求受到短暂冲击,但二季度开始需求回升力度不断加大,预计2020年我国五大合成树脂消费量在1亿吨左右,同比增长8.9%,2021年塑料消费增速仍将超过8%。
数据显示,受疫情影响,全球塑料消费量增速下降明显,增长停滞。预计2020年全球(不含中国)五大合成树脂消费量增速下降至0.2%,但中国塑料消费量增速逆市上扬。有预测认为,2021年全球经济开始复苏,叠加各国政府经济刺激政策,全年全球GDP增长将会达到5%。但即使经济恢复增长,贸易受到的影响也很难短时间恢复。在受疫情影响的行业中,日用消费品受到的冲击更加明显,鞋类、服装、纺织品等消费增速降幅位于前列。
专家认为,疫情对中国塑料消费量造成的冲击是短期的。主要集中在今年一季度,二、三季度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以来,塑料消费量实现有效增长。预计2021年,国内投资规模将继续保持平稳,但结构将有所转变,平均消费量增速将下调到5%。此外,汽车消费下降的趋势在2021年会有所缓解,但仍无法恢复往年快速增长的状态。消费复苏比较缓慢,将对塑料行业持续产生影响。
疫情给我国塑料产业也带来新的机遇。随着近3年网上购物平台、直播带货规模逐步扩大,消费新动能持续释放,线上实物零售快速增长。受网上购物带动,快递规模保持增长,2020年5月同比增速超过40%,刺激包装膜需求增加。同时,消费理念和销售方式的转变,使生鲜等产品包装更加精细,对塑料的需求量大幅增加。此外,疫情期间,一次性餐具使用量增长较快,预计2020年全国一次性餐盒消费量将达到500亿个、2021年达到600亿个。疫情导致居民卫生、养生意识增强,清洁类家电需求提升,新品类小家电需求可观,比如扫地机、净水器、磁疗机等。此外,防疫物资生产、老旧小区改造、出口订单增加等因素也拉动了塑料消费量的增长。
专家指出,疫情后,塑料产业需要关注的领域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关注大健康方面的需求,比如对树脂材料要求抗菌、透明度高、高光亮;二是包装用的可降解塑料,主要用于网购商品的一次性包装,预计需求提升会加快;三是高性能高附加值塑料,一方面居民健康环保意识增强,对塑料性能要求更高,另一方面国内树脂产能建设增长快,市场竞争更激烈,可能会逐渐达到饱和或供给过剩,要避免低端领域的同质化竞争。
【新闻链接】 中国石化重点新产品速览
在本次塑博会上,中国石化的40余种合成树脂产品亮相,其中一些重点新产品备受行业关注,让小编带您一睹为快。
燃气管道料
燃气管道领域一直是高密度聚乙烯产品的高端应用领域,进口依存度长年在85%以上。上海石化成功开发的国产燃气管道料,目前是中国燃气集团等采购的唯一国产产品,打破了进口产品在该领域的垄断地位。
钛系小中空产品
该产品由中沙石化生产,低气味、高阻隔,具有优异的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能,广泛用于奶制品、饮料包装等行业。
医用耗材系列产品
这类产品包括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次性注射器、血样采集器、一次性导尿包等,对产品的抗菌密封性和耐热耐老化性能要求高。中国石化生产的膜料、注塑料完全能够满足需求,目前已拥有稳定的客户群。
锂电池隔膜专用料
锂电池隔膜领域是聚烯烃产品的高端应用领域,长期被进口产品垄断。中国石化开发的锂电池隔膜专用料产品与进口产品性能相当,且性价比优势明显,目前处于市场试用推广阶段。
防护服
以高熔纤维料为原料,用涂覆料和透气膜在无纺布外层复合,在阻隔细菌穿透和液体渗透同时也保持无纺布的柔软舒适。中国石化生产的1吨纤维料可以生产5000套防护服,在疫情期间确保满足抗疫需求。
5G基站天线罩
与工程塑料、复合材料和金属材料5G天线罩材质相比,中国石化开发的模压聚丙烯发泡材料因具有力学性能良好、密度低易于安装、泡孔孔径控制在微米级、透波性能优良、绿色环保等优势,已经在5G基站天线罩生产中推广应用。
生物可降解聚酯PBST地膜
本产品使用北化院自主研发的生物可降解聚酯PBST,制备的地膜厚度仅10微米,力学性能优良,具备可降解性,阻水性能优异,已在新疆进行了实地机械铺膜评价,薄膜强度完全满足要求,预计未来可实现大面积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