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石油:产业扶贫让老区人民“腰包”鼓了

   2020-06-11 中国石化新闻网

86

核心提示:右江上游的百色老区,北与贵州接壤,西与云南毗邻,南与越南交界,素有广西“后花园”之称。在炎炎夏日,走

右江上游的百色老区,北与贵州接壤,西与云南毗邻,南与越南交界,素有广西“后花园”之称。在炎炎夏日,走进革命老区,到处芒果飘香,一座座挂满芒果的山上,农民们顶着烈日,正在忙着采摘丰收的果实。一辆辆装满芒果的卡车,飞奔全国各地带去老区的幸福味道。

近年来,百色石油积极投身地方精准扶贫工作,在“产业+扶贫”上下功夫,培育主导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培养致富带头人,通过“头雁”效应带领贫困村民一起脱贫致富。

一间鸡舍,唤醒了“致富梦”

“玉作,你家的土鸡还不错哦。”当驻村工作队员陆正法走进贫困户隆玉作家时,旁边有两只母鸡正在孵蛋。

原来,贫困户隆玉作是当地较为贫困的农户,家中有两个小孩正在上学,各项费用开支也比较大,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由于,一直在家务农,经济收入较为单一,想建一间鸡舍发展当地特色土鸡养殖产业,一直都是他的“梦想”。

“你看,这窝小鸡都没地方搁了……”隆玉作看着旁边的小鸡,皱了皱眉头,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没事,你放心。只要有出路,我们一起去克服困难。”陆正法拍了拍他的肩膀,为他打气加油。

经过了多方的努力,陆正法向分公司争取了扶贫资金。“有了材料,我自己都可以建。”贫困户隆玉作说。在亲朋好友的共同帮助下,养鸡房很快就建好了,悬在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下来了。“这样,我就可以发展特色养殖产业了。”隆玉作看着我们笑呵呵地说道。

“现在,他每批土鸡都有30多只,一年可以养3批,能实现年收入8000多元。”陆正法说。

除了养殖本地的特色土鸡外,贫困户隆玉作还发挥自己的才艺,在鸡舍中间搭建了一个隔层。下面养殖生猪和肉牛,上面就养殖土鸡。“我虽然不能像他们那样外出务工赚钱,但是我只要把鸡舍管理好,分批次养殖,也一样能脱贫致富的。”隆玉作高兴地说。

一只乳鸽,带动了“产业链”

在平果市坡造镇龙味村,工人们正将一羽羽肉鸽子装车运往广东,“我们肉鸽供不应求,有了中国石化的大力扶持,我们将进一步扩大肉鸽养殖项目,更好地造福本地贫困户。”广西信广达肉鸽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在标准化鸽舍面前高兴地说。

近年来,百色石油将物资、资金输入型帮扶改为致富规划型帮扶,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尽力改变老区困难家庭贫困状况。坡造镇龙味村山多地少,为解决贫困户无产业、收入低的难题,实现高质量脱贫,结合当地养殖鸽子的习惯,中国石化投入资金30万元,大力援助当地政府以“公司+合作社+贫困户”产业化经济模式经营,扩大养殖规模,加快了龙味村群众脱贫致富步伐。“现在,项目投产后,每年可获得稳定集体经济收入20多万元,而且形成了规模效应,辐射带动50多户贫困户参与养殖,每户增收将近2万元。”坡造镇镇长韦贞高说。

今年43岁的李大哥是贫困户,他过去在外打工,现在已经是一名肉鸽养殖场的工人,“以前在外打工糊口每个月能挣4000元左右,但是离家远生活成本很高,家乡有鸽子项目后,我回来在家门口上班保底能拿3000元基本工资,再加上在这里可以免费学习养鸽技术,以后我打算独立办养殖场,公司提供服务、销路不愁,肯定比我在外打工挣得多。”

“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经济强。”平果市常务副市长李更生说“中国石化广西石油百色分公司以‘造血’代替‘输血’,助力发展贫困村扶贫产业,这是当前最适合贫困村发展的扶贫新模式,也是最受老百姓欢迎的扶贫新路。”如今,龙味村以前的贫瘠土地上正被一排排整齐的鸽舍替代,而鸽粪进行有机化处理后,可用于改善土地有机质含量,形成了循环生态农业。

作为后援单位,百色石油还积极支持贫困户大力发展小型化、特色化产业。“老陆呀,自从你帮我买了这个大家伙之后,酒的产量比以前出得更多了、味道更好了,一年能多收入好几千元。”那坡县忠合村贫困村民隆玉作站在小型酿酒机面前,高兴地对驻村工作队员陆正法说。

作为百色石油分公司的派出驻村干部,陆正法时刻谋划为贫困户办点实事好事,他鼓励贫困户开展当地土鸡、土猪特色养殖业和土法酿酒产业,通过产业扶贫带动周边贫困村民创业积极性,帮助有富余劳动力的贫困户实现在家门口就业。不仅提高村集体经济水平,还保障了贫困户的固定收入渠道,引导大家脱贫致富,受到了贫困户的好评。2019年忠合村整村脱贫,陆正法也被评为那坡县“驻村优秀工作队员”。

(韦文海 梁运志)

 
 
更多>同类资讯
  • china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