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煤炭行业直面挑战迎变局

   2021-03-22 中国经济网

59

核心提示:    原文来源:证券日报    记者:殷高峰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

    原文来源:证券日报

    记者:殷高峰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已正式公布。《纲要》规划部署的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对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碳减排是过程,碳中和是目标,碳达峰、碳中和也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西安工程大学产业投资和研究中心主任王铁山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随着我国各行业和各地区相继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和实施方案,‘30、60目标’也成为了煤炭等能源以及相关企业未来发展的政策指针。”陕西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周宾表示,煤炭等传统能源行业将在这一背景下迎来变局。

    煤炭行业面临巨大挑战

    在王铁山看来,以煤为主的化石能源长期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这意味着煤炭行业要实现碳减排目标,将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

    《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显示,2019年,中国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57.7%。煤炭在我国能源产业结构中的主导位置短期内无法改变,这无疑增加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难度。

    “能源优则工业稳、工业稳则经济强。”周宾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我国能源行业实现“30、60目标”需要注意对煤炭等传统能源的清洁化高效集约利用。

    在他看来,在能源供给端,既要防止对传统能源的过度依赖而迟滞清洁能源技术产品的研发推广和利用;也要避免传统能源产业发展“急刹车”和不切实际地“大干快上”新能源项目;在能源消费端,则需要加快节能环保技术产品的研发推广,利用产品市场消费升级倒逼生产供给结构优化。

    在开源证券资深投资顾问刘浪看来,《纲要》明确提出要推动煤炭生产向资源富集地区集中,合理控制煤电建设规模和发展节奏,推进以电代煤。优化能源开发布局和运输格局,加强能源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基地建设,提升国内能源供给保障水平,“这对于像陕西这样的煤炭资源大省来说,将在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煤炭大省在行动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要求下,作为碳排放最大贡献者,对煤炭行业的影响是相当大的,这对像陕西、山西这样一些煤炭资源大省以及相关企业都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王铁山建议,国家和地方政府层面出台配套机制和支持政策,同时要更好发挥企业实施主体作用,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深化煤炭清洁安全高效生产和利用,加速煤炭行业的绿色发展。

    陕西作为煤炭资源大省,已开始积极响应中央政策。陕西省认真贯彻国家关于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精神,制定了《陕西省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试行)》。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目前,陕西省已建成智能化采掘工作面50个,15处入选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设煤矿,煤炭采掘智能化建设稳步推进。

    与陕西相邻的另一个煤炭大省山西,也明确2021年将实施碳达峰、碳中和山西行动。其中2021年将推动煤矿绿色智能开采,以5G通信、先进控制技术为指引,推进智能煤矿建设,建设智能化采掘工作面1000个,抓好煤炭绿色开采,建设40座绿色开采煤矿。

    《证券日报》记者从陕西煤业了解到,早在2019年6月份,陕西煤业就启动了全面推进煤矿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四化”建设工作。“目前煤炭行业的具体方案还没有出来,我们在时刻关注政策动态的同时,积极推进公司的‘四化建设’。”陕西煤业相关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积极推动实体产业、金融资本、科研机构的有机融合,加强对能源产业链供应链风险管理,不断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和降低运营成本,进一步提升我国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在周宾看来,包括煤炭在内的传统能源产业还需要通过加大对能源领域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攻关、样品试验测试、成果转化利用等科技创新全方位支持,进而实现我国能源产业链上下游环节的绿色化清洁化改造升级。

    “特别是对于一些重点能源企业,通过加快清洁化、低碳化改造和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协同性和抗风险能力,实现结构升级、技术进步和企业转型,进而带动整个行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可持续发展。”周宾表示。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 china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