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科技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

   2021-03-30 《中国石化》杂志2021年第3期

88

核心提示:    本刊记者 李泰豫 许帆婷    最近五年两轮低油价的冲击,油服企业的日子很难过。国有企业如何在

    本刊记者 李泰豫 许帆婷

    最近五年两轮低油价的冲击,油服企业的日子很难过。国有企业如何在国外油服公司和民企激烈竞争的夹缝中生存发展?石化油服坚持走特色化、专业化、高端化发展之路,依靠科技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从高温随钻测井仪器的成功应用,到旋转导向的突破进展,从科研体系不断完善,到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快,石化油服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关键技术攻关为着力点,优化创新资源,集聚创新要素,激发创新活力,走出了一条逆势上扬、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之路。

    聚焦工程难题以技术创新提升服务保障水平

    2020年10月24日,一则消息“刷屏”国内外各大媒体:由石化油服提供钻探服务的顺北53-2H井顺利完成,完钻井深8874.4米,超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创亚洲陆上最深定向井纪录。“顺北油气田具有超深、超高压、超高温的特点,储层平均埋藏深度超过7300米,是世界上埋藏最深的油气藏之一。”石化油服工程技术部经理周爱照介绍。

    2016年8月,中国石化宣布在顺北油气田勘探取得重大商业发现,成为近10年来塔里木盆地勘探的新亮点。为服务顺北油气田百万吨产能整装建设,石化油服针对超深、高温、高压、复杂地质构造带来的技术难题,研究形成了超深井优化设计技术、抗高温高密度钻井液技术、复杂地层塌漏同治技术等8项关键技术,研发的200摄氏度高温高压测井系统在顺北53-2H井成功应用,全面支持了顺北油田勘探发现。

    2016年至今,石化油服已在顺北油田共钻探完成五口垂深超过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的井,由此形成的深层油气藏勘探开发工程创新集成技术,不仅支持了塔里木盆地油气田的勘探发现,也为四川志留系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超深层油气藏勘探开发工程创新集成技术,只是该公司提升保障勘探开发能力、加强技术攻坚的一个缩影。“十三五”期间,公司紧盯市场需求,以提升技术支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实际行动履行保障勘探开发的重任。

    在四川普光、元坝气田,围绕特大型高酸性气田勘探开发“喷、漏、塌、卡、斜、硬、毒”等世界级难题,攻关形成了高酸性气藏创新集成应用技术,为普光气田105亿立方米、元坝气田40亿立方米产能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重庆涪陵、威荣页岩气田,针对页岩气勘探开发复杂条件、单井产量、综合成本、环境影响等难题,探索形成页岩气勘探开发工程创新集成应用技术,为涪陵国家级示范区100亿立方米、威荣页岩气田10亿立方米产能建设,丁山-东溪等深层页岩气,宜昌全球最古老页岩气藏重大发现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山东渤海湾、内蒙古鄂尔多斯,针对致密油气储层“深、细、薄、贫、散”等难点,积累形成了致密油气藏创新集成应用技术,“十三五”期间在济阳坳陷和鄂尔多斯盆地实现了覆盖地质储量13.22亿吨,新建产能600.8万吨,有效支持了中国石化油气资源增储上产;

    ……

    “十三五”期间,石化油服以提升技术支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形成了以8大集成配套技术为主线、10项专业技术为核心、22类专项技术为特色的石油工程技术体系,累计荣获国家奖11项,集团省部级奖80项;发明专利申请数量排集团公司前列。

    瞄准高端发展以刻苦攻关打破垄断填补空白

    2020年11月,ATSⅠ型旋转导向工具在焦页70-S1HF井成功应用,完钻井深5417米,水平段进尺1922米,累计工作230小时,标志着中国石化自主研发的旋转导向仪器初步具备了在川渝页岩气水平井应用能力。

    “旋转导向工具具有可缩短钻井周期、有利于长水平段施工等特点,成为国内外高端随钻测控服务市场必需的设备。但国内旋转导向工具严重短缺,技术掌握在国外公司手中,服务按小时收费,费用高昂。”中国石化高级专家李光泉介绍。

    在石化油服的大力支持下,胜利石油工程公司通过边应用边研发,从原理设计和计算入手,通过对机械、电子和软件等模块进行反复设计实验、组装调试、模拟验证,研发出中国石化首套静态推靠式旋转导向系统SINOMACSATSI型。

    从旋转导向工具研发再次取得突破到页岩气技术装备全部实现国产化,勇于创新的浪潮方兴未艾,久久不竭。

    曾经,无论是牵引器输送射孔,还是连续油管、分段压裂等技术,都是页岩气商业开发、高效开发、经济开发的关键技术。关键技术上的空白,开发成本的高昂,严重制约着涪陵页岩气田的开发 和投产。

    “记得最初建设涪陵页岩气田时,大功率牵引器被国外油服公司视为‘秘密武器’,只租不卖,而且租一小时就要花几万元。”江汉测录井公司经理廖勇回忆。哪里有封锁,哪里就有技术报国的突破与超越。石化油服的铁军将士披星戴月踏上了自主创新、为国争“气”的征程。

    “十三五”期间,他们针对页岩气勘探开发,创新形成了物探、钻测录井、大型压裂试气、关键装备工具、集输工程建设等六大集成技术序列,技术国产率达95%以上,页岩气单井综合成本比初期下降近50%,形成产能100亿立方米。

    不仅如此,公司还攻关形成海洋天然气水合物钻探取芯工艺技术和岩心后处理技术,使中国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掌握此项技术的国家;测井SINOLOG900网络成像系统、200摄氏度高温高压测井系统成功应用,打破国际垄断;连续油管侧钻技术、可控膨胀堵漏技术、碳同位素录井评价技术等一系列填补国内空白的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应用均取得突破性进展。

    砺重器而前行,承巨压而奋进。一项项成果, 一个个突破,石化油服的科研工作者将带着不变的豪迈,向着高端化发展目标继续迈进。

    完善体制机制建设激发科研活力

    曹成章,胜利石油工程公司钻井院完井所固井技术研究室主任,国家863项目子课题“大位移井固井关键技术研究”技术首席,成功解决了大位移井套管安全下入及大位移井固井难题,形成了一套适合桩海区块的大位移井固井关键技术。而10年前,他还是一名刚跨出校园大门的职场新人。

    曹成章的迅速成长要得益于公司“名师带高徒”结对培养、优秀青年创新成果评选等“生聚理用”人才机制。近年来,石化油服不断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共有科研人员5913名,其中中国石化高级专家9人,中国石化学术技术带头人20名;拥有中国石化优秀创新团队9个。聚焦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战略,搭建完成以胜利研发中心、中原研发中心等2个研发中心,和随钻测控技术中心、钻完井技术中心等12个技术中心为主体的井筒工程研发体系。

    好的科研体制机制不仅需要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更需要促进科研成果有效转化。按照“边研发、边实践、边推广”的思路,石化油服以现场服务为依托,积极推进创新成果转化,智能化节点地震仪在国内10余个工区获得工业化应用;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技术、钻井管柱自动化处理系统、网络

    成像测井系统等推广应用,创造产值2.3亿元。

    聚焦高端工具技术服务、高端产品制造加工等高附加值市场,建设形成了高端仪器仪表、机械装备、井下工具、核心助剂等4大类特色产品序列,其中自主研发的VDX系列数字化钻井参数仪,形成5个系列化产品,成功替代进口,在13个国家应用200多台套,成为沙特、科威特市场钻井仪表的第二大品牌;耐温150摄氏度MWD仪器,累计生产销售500余套,应用3000余口井,有力支撑了新老油田的高效开发;具有世界一流水平探索者综合录井仪,已实现产品销售近200台套,出口国外24台套,收入近3亿元。

    历经两轮低油价洗礼的石化油服,更加深切地体会到科技创新永远是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聚焦世界领先发展战略的目标已然清晰,加快向技术先导型公司转变的号角已经吹响,石化油服将继续与时俱进、矢志创新,培育新技术、新业务、新动能,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奋进前行。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 china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