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专家热议氢能产业发展:加大技术创新 逐步降低用氢成本
人民网北京4月24日电 (记者杜燕飞)“氢能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加速突破氢能关键材料和核心技术装备”“可再生能源制氢成本有望在2030年实现平价”……
日前,在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中国氢能联盟”)举办的“十四五”氢能产业发展论坛上,与会嘉宾认为,作为一种零碳能源,氢能在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十四五”期间,要提升基础研究、前沿技术和创新能力,逐步降低用氢成本。
“十四五”氢能产业发展论坛现场。中国氢能联盟供图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氢能发挥重要作用
2020年9月,我国宣布将力争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明确了我国本世纪中叶应对气候变化,绿色低碳发展的愿景和任务,氢能在这过程中将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氢能联盟战略指导委员会主任、科技部原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冠华说。
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李冶指出,近年来,以欧洲、日韩等为代表的国家纷纷将氢能作为脱碳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绿色经济复苏的新引擎,氢能也是我国能源革命重要的探索方向。“目前我国已经有23个省市自治区发布了氢能规划和指导意见,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效果比较显著,全产业链发展的总体态势良好。”李冶说。
在徐冠华看来,作为一项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氢能是战略性、长期性问题,要坚持两者的统一;要充分发挥可再生能源潜力,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再用可再生能源制氢;要认识到基础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在氢能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李冶表示,近年来,能源局重视并积极推动氢能技术和产业发展,将氢能纳入我国能源体系统筹推动,出台政策引导氢能技术装备创新,将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列为“十四五”期间能源技术装备的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推动氢能源技术创新,重点从清洁制氢、氢能储运、用氢成本等方面研究并提出氢能领域的示范目标和奖励标准,以带动氢能制取、储运等环节的技术创新。
“目前,在加快发展氢能技术和产业问题上,社会各界已经初步取得了共识,氢能是我国能源战略重要的组成部分,将纳入我国能源体系,与电力协同互补,共同成为我国能源体系的消费主体,带动形成十万亿级的新兴产业。”徐冠华说。
加大技术创新 逐步降低用氢成本
“尽管氢能在我国能源转型中具有重大潜力,我国也具有丰富的氢源和广阔的市场,但目前我国氢能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李冶表示,部分地区发展氢能产业相对薄弱,氢能和燃料电池关键技术装备发展滞后,相关技术标准和检测认证和监管体系也不健全。
李冶说,“十四五”期间,我国要继续提升关键技术核心装备的水平,结合我国氢能产业发展和重点示范,围绕氢能存储、运输、加注、多元应用等产业链,加速突破关键材料和核心装备技术,全面提升基础研究、前沿技术和原始创新能力,逐步降低用氢成本,改善有关技术标准和检测认证和监管体系。
李冶表示,要准确把握氢能在能源革命中的战略地位,充分发挥氢能在清洁低碳、能源体系建设中的作用;要积极开展氢能领域的国际合作,抓住世界能源变革新机遇,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示范项目和产业发展等国际交流合作,共推氢能在清洁低碳能源体系建设中发挥的应有作用,构建氢能创新链和产业链,参与国际氢能标准化工作,把握氢能技术装备安全认证等领域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论坛上发布的《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2020》认为,脱碳是本轮氢能产业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可再生能源制氢成本有望在2030年实现平价,在2060年碳中和的情景下,可再生能源制氢规模有望达到1亿吨,并在终端能源消费占比中达到20%,完善低碳清洁氢政策体系是氢能助力碳中和的关键。
“尽管氢能产业目前在我国处于发展初期,但是氢能的方向是确定无疑的,氢能的发展要从战略层面达成统一,坚定地走下去,做好基础科学研究,解决产业问题,探索有效的联合机制,发挥各方集成优势,最终一定能结出胜利的果实。”徐冠华说。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