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山东省天然气消费第一气源地

   2021-04-30 人民网

315

核心提示:  原题:探访山东省天然气消费第一气源地:让洁净能源保供千万家  人民网记者 毕磊 青岛LNG接收站全景

  原题:探访山东省天然气消费第一气源地:让洁净能源保供千万家

  人民网记者 毕磊

 

青岛LNG接收站全景

  近日,来自巴布亚新几内亚满载7.8万吨液化天然气的“PAPUA”号货轮开进青岛LNG接收站码头,经过几翻忙碌,这艘长度295米,宽度46.95米的庞然大物稳稳地停靠下来。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等待它的将是各种安全方面的检测工作,之后它将把液化天然气通过管道传输进储罐中,也是从这里开始,国外的液化天然气会输入到山东的千家万户。

来自国外的货轮正在接卸液化天然气

 

打造海上天然气进口通道

  LNG(Liquefied Natural Gas),即液化天然气的英文缩写。天然气是在气田中自然开采出来的可燃气体,主要由甲烷构成。LNG是通过在常压下气态的天然气冷却至-162℃,使之凝结成液体。

  据记者了解,中国石化青岛LNG接收站地处青岛西海岸新区董家口港,是中国石化第一座LNG接收站,青岛LNG接收站目前建设有4座16万立方米的地面全容式混凝土LNG储罐、LNG气化设施及辅助工程设施,1个兼顾8-27万立方米的LNG泊位,包括国内唯一一套轻烃回收装置。

  “青岛LNG接收站是2010年9月开工奠基,2014年11月投产运行的,那时候这一片还都是荒地,我们脚下的土地是当时填海填出来的。”回想起当年的经历,现任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总经理助理、天津液化公司总经理的丁乙对这里如数家珍。作为青岛LNG接收站第一批建设者,他在这里一干就是6年。

  

青岛LNG中心控制室的工作人员对储罐进行监测

  作为中国石化第一个LNG项目,青岛LNG接收站实现了自主设计、自主采办、自主施工和自主管理,在码头设计和施工、接收站设计、储罐制造和气顶升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为中国石化LNG项目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

  丁乙告诉记者,LNG不仅具有清洁、安全、能量密度高等优点,还具有运输经济、方便等优势,所以早在通过进口LNG之前,全国各地特别是接近气源地的内陆就建了很多液化工厂生产LNG,并广泛应用于汽车加注领域。近几年来,随着进口LNG资源大量登陆,LNG在城燃调峰、工业点供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

  有了青岛LNG的经验,中国石化又相继于2016年投产了北海LNG接收站、2018年投产了天津LNG接收站。值得一提的是,天津LNG也是没有借助任何国外技术服务,2018年自主开车投产一次成功。

  “虽然我们的起步不是最早,但是我们在设备国产化方面实现了跨越性发展。”丁乙指出,目前中国的LNG接收站数量排在全球第二,仅次于日本。而我们只用不到20年的时间就达到了西方的先进水平。

  丁乙认为,目前我国天然气在能源消费比重仅为8%左右,而发达国家能源消费比重都在20%左右,对于中国这么大经济体量来说,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不仅如此,随着国家管网体制改革,下游的销售单位竞争会更加充分,而这种竞争将带来效率的提升,会让更多有能力的主体参与进来,市场化程度会更高,更有利于天然气行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对整个天然气市场充满信心。”

全力做好绿色气源供应保障

  LNG接收站就像是人的胃一样,接收、暂存、消化。必须保证每个环节都不出问题,才能畅通运行。

  青岛液化公司总经理吴斌告诉记者,通过LNG进口的天然气主要通过两种方式送达千家万户。一是气化成天然气通过管道运输,二是通过槽车直接外运。据他介绍,气化外输高峰时可达到每天2364万方,槽车充装可达到每车50分钟充装完毕,高峰时每天装车超过380车。

槽车准备充装液化天然气

  数据显示,2015年-2020年,青岛LNG年接转量从157万吨提升到674万吨。年接转LNG量连续4年位列全国前三,每年接转LNG超过全国总量的十分之一。另外,船舶接卸效率也在不断提高,以一艘17万吨的LNG货船计算,最快可在22个小时内完成接卸任务,52小时可连续接卸2船。

  另外,中国石化在通过槽车外运的液态分销上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速,2015到2019年,中国石化液态分销年均增长38%,其中2019年同比增长64%,中国石化液体出货量占全国液体市场的16%,液态分销规模保持每日千车(2万吨)以上。

  “青岛LNG接收站打通了中国石化海上进口之路,开创了中国石化LNG事业发展新局面。”吴斌表示,2020年接收站接转LNG量674万吨,可相较煤减排二氧化碳801万吨,二氧化硫7.51万吨,氮氧化物6.55万吨。

  “每年的冬季都是供气的高峰时段,而每年冬天也是我们最紧张和忙碌的时间。”吴斌告诉记者,去年12月底有货船到港,正好赶上青岛刮大风,我们的规定是风力超过5级就停止作业,如果船舶正在执行接卸作业时出现大风,首先设备会预警提醒,之后会调整相应船的接入位置,再不行就会自行脱钩,让货船行驶到公共安全区域里等待。

  “当时储罐中的液量已经较低,如果货船不能正常接卸就要压减供应量。”吴斌解释说,中国石化的政策是“压非保民”,就是把非居民用户的供应量压下来,保障居民用户的正常过冬需求。

  为了保证高效运转,中国石化在各个环节都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在去年疫情期间,为了保障接卸顺利进行,缓解华北地区用气压力,接收站对来港货船采取了严格的防疫措施。接船工程师林剑斌告诉记者,青岛LNG防疫实现“零接触”接卸外籍船舶,保证了每一位站场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据悉,2018年至2020年,青岛LNG接收站也实现收入及利润的节节攀升。

  如今,青岛LNG接收站已经成为山东省天然气消费第一气源地,从这里输送出去的天然气支持了山东省70%的天然气供应。

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

山东是我国能源消费第一大省,在“四个革命 、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提出后,山东天然气消费增长全面提速,特别是冬季用气高峰期,“煤改气”新增需求集中释放,天然气保供面临巨大挑战。今年以来,中国石化对山东的天然气供应持续稳步增长。

青岛LNG接收站

  截至目前,青岛LNG累计接卸LNG船舶403艘,合计2867万吨(折合约387亿方),向华北地区供应天然气超33亿方,为山东民生保供、经济发展源源不断输送清洁能源,以实际行动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在场站里,吴斌手指着即将封顶的两座储罐向记者介绍说,“青岛LNG接收站二期工程将新增两座16万方LNG储罐及配套设施,计划今年7月投产。三期将新增一个可停靠3-27万方的LNG专用码头泊位,新增1座27万方LNG储罐,新建LNG装车撬10个,到2023年,青岛LNG接收站接卸能力翻番,天然气保供范围实现华北华东两区域双辐射,最大年接转LNG可达到1100-1400万吨,成为国内同期最大的LNG接收站。”

  吴斌表示,青岛LNG将继续围绕天然气分公司早日建成现代化、规范化、国际化世界领先天然气企业及中国石化打造“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公司”目标和“一基两翼三新”产业格局,为更多家庭和企业源源不断提供优质洁净能源。

  据记者了解,近年来,中国天然气消费呈爆发式增长,液化天然气(LNG)进口量逐年递增。加速推进LNG接收站建设,成为确保中国能源安全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国内投运的LNG接收站已超过20座。

  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副总政工师、党群工作部主任牟海勇表示,预计到2025年底,中国石化将力争建成(在建、规划)自营LNG项目10个,LNG总接收能力每年近4000万吨,年经营天然气量将达到1000亿方以上,国内市场份额达到 21%,天然气分公司年盈利能力达到100亿元,终端经营规模达到 200亿方/年,用五年的时间再造一个天然气分公司的目标。

  另外,中国石化将加快推进管网建设,并且大力兴建储气库,目前LNG接收站均与干线管网连接,初步形成了全国互联互通的格局,让中国石化的天然气送达千家万户、助力“村村通、县县通”和美丽中国建设。(文中图片均由受访方提供)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 china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