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上线碳交易市场引争议

   2021-06-21 互联网讯

42

核心提示:  5月19日,英国碳交易市场启动首笔碳配额许可证拍卖交易。业内认为,市场体量较小且运营经验不足,容易

  5月19日,英国碳交易市场启动首笔碳配额许可证拍卖交易。业内认为,市场体量较小且运营经验不足,容易引发价格波动风险 2021年06月11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王 林 0

  ●王 林

  5月19日,英国碳交易市场正式上线,启动了首笔碳配额许可证拍卖交易。这标志着英国彻底离开欧盟碳排放交易市场,未来将全力运营自己的碳排放交易体系。

  英国政府将碳排放交易视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手段,并承诺会随着时间推移提高碳成本。但业内普遍持观望态度,认为市场体量较小且运营经验不足,容易引发价格波动风险,从而给企业、机构和其他市场参与者带来经济压力,进而削弱市场竞争力。

  政府启动底价保障机制

  据悉,没有不良记录的个人和机构都可以在英国国家碳配额登记簿开户,参与配额拍卖和二级市场交易。在5月19日的首场拍卖中,英国碳价一度升至50.23英镑(约合454.65元人民币)/吨,最终收至45.75英镑/吨。当日14个竞标者总计购买超过600万个碳配额许可证,成交均价为43.99英镑/吨。

  虽然英国碳市场的设计以欧盟碳市场为模型,但仍存在一些关键差异,其中最大的就是英国设定了价格底线,即启动碳交易底价保障机制,设定每吨不低于22英镑的底价,然后逐年上调,到2030年将增至70英镑,如果价格上涨过快,政府可以通过成本控制机制进一步释放碳配额,即增加许可证供应量,以确保碳市场平稳运行。

  根据英国商务部发布的政策文件,如果英国碳价连续3个月保持在每吨44.74英镑以上,或者参与者持续以过去两年均价两倍以上的价格进行交易,即可触发成本控制机制,以降低参与者的碳配额购买成本。此外,英国政府计划今年发放超过3900万吨的免费碳配额。

  今年以来,欧盟碳价已上涨超过70%,5月14日达到每吨56.9欧元(约合442.69元人民币)的高位,而在英国脱欧时,欧盟碳价仅为每吨30欧元。欧盟碳排放许可成本上升,间接拉高了欧洲企业的“用碳”成本,导致英国企业对本土碳市场可能带来的价格飙升颇为担忧。

  前期碳配额或供过于求

  英国商务部部长夸西呼吁不要对英国碳市场过于担忧,“我们会通过价格管控来调节碳价,价格过高会使企业负担过重,拉高经济竞争成本,价格过低则会削弱低碳技术投资的动力”。

  事实上,除了设定价格底线,英国碳市场体量过小,也引发了很大争议,较小的市场规模使得价格波动风险走强,价格波动过于频繁,会削弱企业参与碳交易的信心。促进碳市场投资的商业平台 SparkChange研究主管阿伦斯表示,“这是一个针对很小市场的排放交易系统,没有任何意义,有很高的价格波动风险”。

  与欧盟相比,英国需要碳排放许可证的工业和电力企业数量明显少得多。彭博社预计,今年英国将拍卖8300万个碳排放许可证,而欧盟的拍卖数量则有望超过7亿个。路透社指出,英国碳市场启动的前几年,将面临供过于求。

  据了解,英国目前设定的碳配额上限为1.56亿吨,但实际需求量约为9700万吨。

  英国政府表示,盈余是有意为之,旨在鼓励参与者积累更多碳排放许可证,以对冲未来可能出现的价格上涨风险。事实上,英国计划2030年前迅速削减碳排放量,未来将进一步收紧碳配额上限。

  交易员和分析师普遍认为,交易初期英国碳价可能急剧上涨,这是由于需求旺盛和碳配额数量有限所致。不过,彭博新能源财经分析师认为,今年是运行的第一年,英国政府也会努力确保碳市场运转的有效性,因此碳价不会太高,也不会太低。

  应与欧盟体系适当联系

  目前大批英国和欧洲行业组织代表致信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敦促他将英国碳交易市场与欧盟体系联系起来,部分英欧企业和贸易机构也呼吁双方加快这一进程,旨在让企业和机构拥有更多选择权,可以根据自身业务情况、价格情况选择在英国或欧盟进行碳交易。

  根据英国脱欧后和欧盟达成的《欧盟—英国贸易与合作协定》,双方考虑在碳交易等领域建立联系。对此,有专家认为,如果英国和欧盟可以将各自碳市场适当融合,实现双向交易,英国碳市场很快会成为继欧盟之后价值第二高的碳市场,其交易水平目前已是韩国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碳市场的两倍以上。

  英国造纸工业联合会能源和环境事务主管史蒂夫·弗里曼表示,英国短时间内推动了一个新的、流动性不强的本土碳市场,会带来很大的价格波动,应与欧盟的碳市场联系起来,以降低风险。

  英国《金融时报》指出,总部位于英国的公用事业公司可能继续在欧盟碳市场进行交易,以对冲英国碳市场初期运营的风险,这可能使英国和欧盟的企业处于不平等地位。

  德国公用事业巨头莱茵集团表示,其在英国和欧盟均有业务,这意味着其需要进入两套碳交易模式,目前来看,英国碳市场在流动性和体量上均不及欧盟碳市场。

  欧洲能源交易商联盟首席执行官科普利坦言,“运营多年的欧盟碳市场早已成熟,其体量可以让参与者提前数年对冲风险。与之相比,刚刚起步的英国碳市场规模太小、流动性太弱”。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 china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