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金“碳交易” 两大赛道机会涌现

   2021-08-03

70

核心提示:  原文来源:中国证券报  记者:周璐璐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在即,“碳交易”背景下的投资路径

  原文来源:中国证券报

  记者:周璐璐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在即,“碳交易”背景下的投资路径逐渐清晰。在机构人士看来,建立碳交易市场是实现碳中和的必要手段。对于A股市场投资而言,两大赛道机会涌现:树木生长固碳是减碳成本最低的路径,林业碳汇重要性凸显;CCUS技术涵盖碳捕获、利用和封存三大环节,有望成为全球实现长期碳中和的“胜负手”。

  碳交易市场意义重大

  机构人士普遍认为,建立碳交易市场是实现碳中和的必要手段,各方对此抱以期待。

  华西证券轻工行业首席分析师徐林锋表示,全国碳交易市场的落地意义重大。首先,有助于推动高排放行业实现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的绿色低碳化,促进高排放行业率先碳达峰。其次,为碳减排释放价格信号,并提供经济激励机制,将资金引导至减排潜力大的行业企业,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最后,依托全国碳市场,促进行业、区域绿色低碳发展转型,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投融资渠道。

  “全国碳市场刚刚成立,规则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未来有五个方面值得关注。”中信证券首席政策分析师杨帆指出,一是预计碳价将温和上涨,2025年碳价中枢或为71元,2030年或为93元。二是预计未来1-3年内,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造纸、电力和航空八大高耗能行业都将被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不同行业之间的配额有望相互交易,形成全国统一的碳市场。三是碳期货品种正在研究当中,预计1-2年后推出,届时或可在很大程度上活跃交易。四是预计明年开放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参与全国碳市场。五是目前碳成本占电价的比例或不足1%,预计2-3年后逐渐启动拍卖,将大幅提升碳成本。

  关注林业碳汇和CCUS

  在碳交易背景下,将会涌现出哪些优质赛道?

  徐林锋表示:“我们认为林业碳汇是目前世界上最为经济的碳吸收手段,要完成《巴黎协定》,林业碳汇必不可少。特别是我国森林资源依然较为匮乏,林业碳汇的附加值相比其他项目价值更高。”

  在华宝证券研究所所长杨宇看来,林业碳汇交易市场空间广阔。假设森林每生长1立方米的蓄积量,平均能吸收1.83吨二氧化碳,并可纳入CCER(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市场进行交易,2019年、2030年、2035年森林积蓄量相较2005年分别增加51.04、60、85.44亿立方米,以CCER价格30元/吨进行计算,林业碳汇项目市场潜在价值约为2802亿-4691亿元。

  “以经济手段提高森林面积的政策已在多国实施,这意味着,有减碳压力的企业不用自己去植树造林,购买碳汇便可实现减碳。这也意味着,进行植树造林以及维护森林系统的组织和个人,可通过出售碳汇获益。”银河证券环保行业分析师严明称。

  除了林业碳汇,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也是机构人士普遍看好的赛道。

  安信证券环保及公用事业团队首席分析师邵琳琳称,CCUS是指将二氧化碳从排放源中分离后或直接加以利用或封存,以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的工业过程。在其看来,CCUS是未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保障能源安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国盛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启尧称,长期视角下,碳消耗能力的提升与碳循环的构建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CCUS技术则为人工碳循环搭建提供了新可能,有望成为全球实现长期碳中和乃至碳负排放的“胜负手”。同时,CCUS技术的应用也是当下传统能源行业长期转型的主要方向。

  头部企业相对受益

  今年以来,A股市场碳中和概念牛股频出。Wind数据显示,碳中和指数今年以来累计涨逾18%;17只成分股累计涨幅超50%,其中,长源电力、华银电力均涨超200%。

  全国碳交易市场未来或纳入八大高耗能行业以及CCUS等新兴技术,相关产业链标的复杂多样,投资者该如何布局?

  杨帆认为,技术较为先进、能耗较低的头部企业相对受益。行业龙头的受益程度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行业内企业的能耗方差,即头部企业与尾部企业的能耗差距;二是单位产值产品含碳量。据其测算,水泥、合成氨行业龙头最为受益,其次是火电、乙烯及原油加工行业。

  从碳汇角度看,徐林锋认为,只有真正的平台型公司才能帮助中小林农解决小面积林地碳汇开发成本不合算、林业碳汇销售困难等问题。因此,具有林业碳汇代运营能力以及销售能力的平台型公司更具弹性,未来公司持有的碳汇将量价齐升。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 china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