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2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比如石油天然气资源、盐湖资源、有色金属资源、煤炭以及其他非金属资源等。这些资源潜在经济价值达15.5万亿元。经过50多年的开发,柴达木地区的盐湖工业、油气工业、有色金属工业、煤炭工业、建材工业有了一定的规模。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资源开发的领域不断拓宽,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力不断提高,具备发展循环经济的资源条件和工业基础。
据国家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表明,柴达木盆地潜在经济价值15.5万亿元,占全省矿产资源潜在价值的90%以上。自从柴达木列入国家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后,紧紧围绕“油气-盐化工”产业链、“煤-焦-盐化工”产业链、“有色金属-天然气-盐化工”产业链和“铁矿-焦炭-钢铁”产业链,布局建设一批循环经济试点项目,加快延伸发展产业链,积极发展焦炭、电石、烧碱、烯烃、聚氯乙烯、氯代甲烷、硫酸、复合肥等产品,将电力、石油天然气化工、盐湖化工、煤化工、有色金属、建筑材料等多种产业横向链接起来,初步构建循环生态工业链网。
柴达木采矿企业每年处理的尾矿数量惊人,废弃尾矿同时造成环境污染,尾矿处理一直是企业头痛的事。位于柴达木大柴旦的西部矿业锡铁山铅锌矿,是国内最大的铅锌原料生产基地之一,年采选矿石能力达150万吨。除生产出铅精矿、锌精矿外,锡铁山每年还会产生12万吨尾矿硫精矿。大量的硫精矿堆积如山,作为废弃物不仅白白浪费,而且还污染环境。为使尾矿不污染环境,过去每年企业投入100多万元对其进行堆坝处理。而今,这些尾矿已不愁处理,而且在市场上还卖出了好价钱。
过去大柴旦没有硫酸生产企业。多年来,大柴旦地区的硫酸都是从甘肃白银或青海西宁地区购进,费用高、耗时长,仅运费一项的支出一年在1000万元以上。为变废为宝,当地政府引进企业与资金,配置出一系列产业链。组建年产10万吨硫酸的创新矿业,年可消耗8万吨硫精矿,并解决硼化工业生产所需硫酸;而硫酸厂产生的尾渣中含有大量的氧化铁、金、银等元素,可提供给格尔木中汇矿业加工选出铁精矿;生产铁精矿产生的尾渣还可用于海西化建有限公司生产水泥;硫酸厂生产硫酸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蕴有大量的热能,硫酸厂正在筹划用以建设热电厂……如此往复循环,使大柴旦改变了过去各自为政的开发格局,企业、产业链各环节的线型生产线在这里已构成了网状,连成了一个大循环圈。
近年来,青海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以资源综合开发、有效配置、循环利用和永续发展为目标,初步形成了园区驱动型和重点地区驱动型两种循环经济模式。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资源紧缺,柴达木资源开发进入新的高潮。自2001年以来,一批大型实力企业先后入驻柴达木,涉足盐湖开发、铁矿选炼、纯碱生产、锂资源开发、煤炭采掘等领域,为柴达木带来了数百亿元的投资。在数百个投资项目中,深加工项目占到了60%,企业间关联度大为提高。像西部其他地区一样,柴达木乃至青海把资源输出去,实现的只是开发的第一步,要实现大开发到大发展的过渡,关键就要看能不能将资源优势就地转化加工,发展出自己的制造业,使原有的产业结构向新型工业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