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黄奇帆通过视频发表主旨演讲 中新社记者 陈骥旻 摄
中新网广州12月3日电 (孙秋霞)“现代城市能源结构不支持‘双碳’目标的实现,必须要做更彻底的结构性变革,为城市寻找新的低碳、无碳热源。”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黄奇帆3日表示。
当日,由中国新闻社指导,中国新闻周刊主办的“2021年度活力城市大会”在广州举行,黄奇帆通过视频方式发表主旨演讲,对于如何构建绿色低碳未来城市,他从城市功能模块规划布局、能源结构、公共交通、产业结构等方面给出建议。他强调,城市能源结构转向低碳化、无碳化,须通过电力互联网络提高绿电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建设城市无碳新热源。
“首先,要增加电能在城市能源消耗中的占比,尤其是增加绿电占比。希望经过十年的建设调整,中国大部分城市的电能消耗可以占能源消耗的50%,而绿电比例也要接近30%。”黄奇帆说。
此外,黄奇帆还指出,城市规划布局将在全面数字化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规模合理的功能模块,形成若干功能模块有机相连的“积木式”发展模式。
“未来城市要重点打造可以互联互通的城市功能模块,这些模块要形成独立运作能力,也就是具备模块内提供当地居民所有基本生活、工作需求的能力,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跨模块流动。一座城市就是把这些数字化模块组织起来,实现‘积木式’的发展。”黄奇帆解释。
黄奇帆对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他指出,未来低碳的大型城市一定不是以私家车为主体的交通模式,而是要建立更环保、低成本的轨道公共交通体系。除了大都市的地铁系统,空中或地面轨道交通占比将会增加。
在黄奇帆看来,现代城市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高碳排,急需做结构调整。要在已经形成的城市基础上,通过发展创新型产业进行“围城造产”。每座城市都要立足城市特征、瞄准科技前沿,对自己拥有的基本生产要素,尤其是数据要素进行深入分析,建设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内外循环,创造大量基于新要素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