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区、企业的共同使命

   2007-07-12 中国化工报侯杰

217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长江,这条号称“黄金水道”的中华民族母亲河,化工行业极为厚爱:由于用水量、排水量都很大,且水运也相对便宜,化工企业一般择水而居,离水源越近,产业布局越密集。全国2.1万个化工企业坐落在长江流域的约占1/3。伴随着我国快速工业化的进程,石油和化工行业的发展乃大势所趋。但是,由于选择了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一些企业的废水直排长江,导致母亲河已不堪负重。吉化爆炸事件造成松花江严重污染事件引起人们的警醒:保护水源,保护生态,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现在是回报我们母亲河的时候了,这也是沿江而居的众多化工企业的心声。       

    城市,赋予化工行业新的使命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很多过去远离城市的化工企业大都已“进城”,这些发展了几十年的企业,由于设备陈旧、技术老化等原因,安全及污染治理等问题亟待解决。因此,许多城市开始调整化工产业布局,借城市化改造新契机发展新型化工产业,并赋予化工行业新的使命。

    重庆是中国西部最大城市,拥有一批大型骨干化工企业,拥有国内一流的生产装置,其中部分装置生产能力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然而,重庆城区由于迅速扩张,郊外成了主城,才使天原化工、嘉陵江化工厂等一批存在设备老化情况、多次发生过氯气泄漏的企业留在了主城,成为安全、环保事故的隐患。2004年,重庆市主城区内天原化工厂发生爆炸,有毒气体弥漫主城区,15万人大撤离。如果天原化工厂早些搬出主城区,这次灾难是完全可以避免的。痛定思痛,重庆市提出并实施“退二进三”战略,积极筹措资金,采取土地置换等方式让市内众多的污染企业、安全隐患企业尽早搬迁,依托长寿、涪陵、万州三个传统化工基地建设化工园区,成为重庆市发展化工产业的新思维。

    类似的情况在湖北省武汉市也存在。武汉青江化工公司是国内知名的化工企业,主要生产经营基础化工原料、医药中间体、精细化工产品、化学肥料等,主导产品是硫酸及其系列产品。建厂初期,青江化工公司还坐落在武汉市边缘地带。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青江化工公司逐渐被闹市区包围。虽然企业先后投入资金1000万元用于环境保护,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周围不少居民对该厂的环保和安全问题仍不放心。同时,地处城区也使企业发展受到制约。在这种情况下,青江公司作出搬出城区的决定拟将公司搬迁到武汉市洪山区的武汉化工发展区。该公司总经理张恒明说,在城区发展化工产业,即使不污染,也不是长久之计。搬到城区以外,企业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提供新的机遇。

    化工产业是安徽省合肥市的第三大支柱产业。从2005年起,合肥市政府就将中国化工集团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对合肥市所属的化工企业进行重组,实现资产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并使合肥化工企业在重组后迅速做大做强。与此同时,实施合肥市化工企业的搬迁工程,并在合肥市建设化工产业基地。随着“四方”、“氯碱”等大型企业搬迁改造,一个用先进生产工艺建设的,以煤化工、盐化工为基础、精细化工为特色的科技型、生态环保型的化工园区正在合肥市区的东南方30千米处悄然兴建。

    园区,承载化工产业发展的希望

    2000年后,全国化工园区的建设驶入了“快车道”,这股热潮很快沿江而上,波及中西部地区。

    重庆长寿化工园区的建设体现了高起点。该园区规划,充分利用本区域丰富的自然资源,将天然气化工、石油化工、生物化工、氯碱化工、精细化工和新材料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大力发展双向延伸的二次加工、三次加工和四次加工项目,形成完整的“上、中、下游”产业链发展模式。同时,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开展区域资源的优化组合和配置,将产品关联、原料互供的企业和项目布局在同一区域,形成区域内企业间原材料互供、副产品资源共享的原材料产品内循环过程,实现“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实现资源、能源利用最大化、产出效益最大化和污染排放最小化的最终目标。重庆化工园区副主任王远波对记者说,建设重庆长寿化工园区对于推动生产要素向资源和市场所在地集中,加快培育新世纪重庆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和长江沿江产业带有重要意义。它可以整合长寿化工优势,尽快变天然气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巩固和壮大化工支柱产业,推动重庆工业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国外大公司来园区投资,进一步提升重庆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水平。

    位于长江下游的安徽省合肥市,为适应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合肥大城市建设和巢湖综合治污的要求,以合肥市化工企业搬迁改造为契机建设合肥化学工业园。那么,化工企业的搬迁及新入园化工企业是否会给周边环境和巢湖带来新的污染?对于这一问题,园区管委会主会王华波丝毫不回避,他坦言,凡是环评不通过或是环评有问题的企业,一律不准进园,合肥化学工业园绝不为一时名声、政绩,在项目上把关不严,或为节约资金在环保上降低要求。为此,化工园将环保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加大环保力度,组建了专业环保队伍。园区内还特设专门的独立管道,为各家企业输送废水到污水处理厂,这样既防止了废水混合过程中产生其他化学反应,也有利于实施在线监控,防止企业偷排污水。值得一提的是,园区还实施了安徽省第一家湿地净化方案,即将经过处理过的“中水”,先流入大片湿地,经过植被的自行净化后,再流入巢湖。

    在江苏镇江市,根据“沿江绿色化工产业基地发展规划”,镇江市绿色化工园区将投资20亿元,建设20千米化工基地主干道、一座万吨级化工码头、6座3000~5000吨级化工码头、一座2万吨/日污水处理厂和一座年处理1.5万吨的固体废弃物处置中心、20万立方米化工储罐群等基础和服务设施。重点培育钛白粉股份公司、索普集团、吉贝尔药业等10个骨干企业,Tio2钠米级材料表面包覆钛白粉、醋酸乙(丁)酯、复方尼群地平片等13项重大产业化项目,醋酸催化剂、电池材料-钴酸锂、ND100抗肿瘤多肽等12项重大关键技术攻关项目。

    园区的建设承载了沿江城市化工产业发展的希望。

    企业,积极探索绿色化工之路

    提起化工企业,人们往往会联想到高耸的烟囟冒着浓密的烟尘、排污口排放着污黑的废水和无所不在的废渣。其实,这是对化工的误解。沿江行过程中记者发现,那些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对环保事业积极投入的企业不是个别的。他们从被动到主动,从无意识到有意识,探索走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创新之路的步伐一直没有停过。

    制度创新。中国石化湖北化肥分公司从2003年开始,逐步建立推行HSE(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成立了HSE管理委员会。在HSE管理体系建立实施的过程中,按照中石化集团公司《炼化行业HSE管理体系环保管理内容实施要点》的要求,完善了《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三废”综合利用管理规定》、《清洁生产管理规定》、《环境监测工作条例》等11项环保管理规章制度,并于2005年11月制定了《内部排污收费管理办法》,实施内部排污收费。他们还将环保指标层层分解,企业主要负责人与基层单位签订安全环保责任状。各生产单位根据本单位的污染物特点设定相应的控制指标,制定工作计划,目标的完成及环保管理情况与经济责任考核挂钩。企业安全环保部门每月对各单位污染物排放、环保装置的运行以及环保指标的完成等情况进行检查,每月考核兑现。通过层层落实责任目标,有力促进了环保工作的深入开展,确保了各项环保指标的达标。

    管理创新。江苏太白集团开展清洁生产,推进环境管理体系,将清洁生产的工作,融入到日常的生产工作中去,为企业管理增添了新内容。为有效地解决配酸过程中酸气排放污染环境的现状,该集团对配酸罐顶部排放废气的出口进行改造,将酸雾通过喷淋用管道引入污水处理池,达到体系中核定的技改要求。通过这次大修,不仅解决了夏天配酸难的问题,确保了生产装置的正常运行,还增强了清洁生产意识,实现了“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目的。

    技术创新。武汉有机实业有限公司是亚洲最大的氯醇橡胶、戊二醛、丙烯醛、苯甲酸钠和氯化苄生产基地。以往在与世界上其他对手的竞争中,他们只能通过人工等成本优势来弥补生产技术上的不足,产品利润不高。如何使自己的主打产品苯甲酸钠进入全球供应链,成为武汉有机上下思考的课题。苯甲酸钠的传统生产方法叫水溶法。按这种方法,一般生产1吨苯甲酸钠,需要1.1~1.15吨甲苯,排放10吨废水,能耗高、物耗高、污染大。现在,武汉有机通过技术创新,掌握了先进的本体提纯技术,这种技术在生产中几乎不需用水,通过熔融结晶,从苯甲酸中提取苯甲酸钠,生产1吨苯甲酸钠只需0.8吨甲苯,生产成本、对环境的影响都大大降低。这项国内独门技术堪属世界一流。

    发展绿色化工是永恒主题

    从重庆到镇江一行,记者所到之处欣喜地看到,沿江众多石油和化工企业为了保护长江水资源,正在努力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重庆市一位“老环保”深情地说:“2010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完工以后,首都北京将引用长江水。我们在长江上游有责任和义务保护好宝贵的长江水资源,让首都人民喝上放心水!”更多人表示,实施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是企业的永恒主题,循环经济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将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企业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为构筑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记者看到,为彻底改善周边居民生存环境,构建起企业与社区的和谐关系。不少企业虽然资金十分紧张,仍加大了投资力度,用于改造化工设备,增设环保装置,工业废水经治理后已完全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但是也应当看到,尽管企业正在努力改善环境质量,但囿于历史的原使发展绿色化工仍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城市建设和企业发展都需要留在“围城”中的企业尽快搬迁到园区去,但园区建设滞后、搬迁资金难落实等仍然困扰着企业。这些都是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