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从2014年7月“高位暴跌”以来,世界油气行业普遍经历了严峻的发展形势,全球上游油气投资在2015年和2016年两年持续大幅降低。直到2016年四季度,OPEC与非OPEC产油国达成减产协议,推动国际油价持续反弹。EIA、高盛等权威机构已开始预测,国际油价将从2017年起震荡回升,将在2020年前后达到80美元/桶左右。因此,预测全球上游油气投资将呈现两年来的首次上涨。同时,生产成本仍有一定的下降空间,全球油气产量在2017年甚至未来数年内,都将进一步增长。
上游油气投资将达4500亿美元
从投资金额上预测,根据伍德麦肯兹等权威机构判断,2017年全球上游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将出现自2014年以来的首次上涨势头,上游投资总量将达4500亿美元以上,较2016年上涨5%,但仍低于2014年行业上游投资峰值近40%,在未来数年内也难以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其主要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国际油价在近期内很难回归100美元/桶~150美元/桶的历史高值区间,导致国际石油公司无法将上游投资提升至原先水平;另一方面,在经历了两年多低油价下的生产经营后,国际石油公司的生产经营与投资效率都有了普遍的提升与优化,客观上也将降低未来的上游投资水平。
从投资类型上预测,未来数年上游油气投资方式将出现较大程度上的改变。首先,国际石油公司将从以往热衷于花大价钱投资工程复杂的超大型油气项目,转向投资一批规模适中,但资本附加值高、投资周期相对较短的上游项目,以维持公司合理的现金流水平,积极应对石油市场可能出现的各种变化。其次,受益于项目运营优化和成本压缩,国际石油公司即使投资超大型油气项目,其投资密度也将大幅下降,并努力提升项目的投资回报率。根据伍德麦肯兹预测,2017年全球有20~25个超大型项目完成最终投资决定,该数量明显小于前5年40个项目的年度均值,但预计上述项目的投资密度(单位油当量占用的资本成本)仅为7美元/桶油当量,远低于2014年17美元/桶油当量的平均水平;项目的内部收益率水平预测达到16%,远高于2014年9%的平均水平。
从投资领域上预测,全球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和深水油气项目投资将是未来几年内全球上游油气投资的热点。预计美国本土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投资较2016年上涨25%,将吸引超过600亿美元的投资水平。如果国际油价持续上涨且特朗普能源政策开始执行,这一数额甚至将出现进一步大幅提升。二叠盆地将成为美国页岩油气投资的核心区域,其将吸引美国本土17%~25%的非常规勘探开发投资;伊格尔福特、巴肯、海耶斯维尔等传统页岩区带也将继续成为投资增加的热点区域。除美国外,加拿大、俄罗斯和我国的非常规油气投资在未来数年内也将迎来一定幅度的增长。深水油气项目投资方面,两个原因将导致未来数年内该领域投资水平持续提升。首先,由于过去5—10年,世界油气重大发现主要集中在深水领域,因此国际石油公司不得不加大对该领域的投资以保持未来的资源接替;其次,在历经了两年多的低油价发展后,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水平持续提升,各类相关成本持续降低,客观上已具备了吸引规模投资进入的条件。譬如,在15%的内部收益率下,埃克森美孚公司位于圭亚那的Liza深水项目收支平衡价格仅为52美元/桶,巴西盐下Sepia深水油田收支平衡价格仅为41美元/桶,都在50美元/桶的油价下具备较强的经济性和市场竞争力。
生产成本有5%~10%的下降空间
低油价下,持续降低生产成本成为国际石油公司应对全球油气市场严峻形势的重要手段。根据伍德麦肯兹测算,2015—2016年,全球石油行业上游投资成本累计下降约20%。上游成本持续降低的趋势,也将在石油行业未来数年内延续,一是因为国际油价仍难以大幅上涨,国际石油公司仍将面临较为严峻的经营环境,有通过继续压缩成本确保企业效益的意愿;二是因为近两年来国际石油公司为应对低油价普遍聚焦自身的核心资产,生产经营中的规模经济效用在未来数年内仍将不断发挥;三是因为长期以来通过坚持科技研发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的“红利”仍在不断释放。2017年全球上游油气成本仍有5%~10%的下降空间,最突出的领域将是在非常规油气生产和深水油气项目上。
非常规油气生产方面,技术进步使近两年来其生产效率出现明显提升,特别是在钻完井方面,其单位工作量完工时间压缩了30%,成本降低幅度超过50%。预计2017年,美国非常规油气生产成本仍有20%~30%的下降空间,沃夫坎普、伯恩斯普林斯和二叠盆地部分资源潜力较好的页岩油气次级区带将是石油企业降本增效的重点。深水油气项目方面,由于其潜在资源量巨大且整体成本水平大幅高于陆上油气生产,因此国际石油公司有着大幅度压缩生产成本以提升项目经济性的强烈意愿。目前,资源量排名前40的深水油气预投资项目中,有超过50%的项目在60美元/桶的油价水平下仍难以达到15%的内部收益率,因此,石油公司未来将进一步压缩相关深水项目的生产成本。
资源国对外财税条款将更优惠
整体而言,2017年国际油气市场的大环境仍对油气资源国较为不利,国际油价仍难有大幅提升且新能源发展迅猛,要获得油气收益维持国家财政支出并保障国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升,就必须持续吸引上游投资加强油气生产。2017年,将有超过30个油气资源国表示进行新一轮的油气对外合作招标,在竞争激烈的形势下,更为优惠的对外合作财税条款,是在低油价下可能吸引到境外投资的重要保障。
从合同内容上看,与国际石油公司在合作中实施“风险共担”的条款为业界所关注。在过去的资源国对外合作财税条款中,国际石油公司承担的风险普遍高于资源国政府或其国家石油公司。但在低油价下,特别是在从事对外合作的勘探区块相关条款中,“风险共担”的内容则是反映资源国合同是否更加吸引力的重要标志。以伊朗为例,国际社会对其核制裁结束后,其大幅修改了原先的对外合作合同,也表示将添加与国际石油公司“风险共担”的条款,但在合同细节尚未披露前,国际石油公司大多仍采取观望态度。
从资源国的角度上看,目前,一批资源国表示已关注到财税条款对本国油气生产活动的影响,并有意愿通过优化对外合同条款内容获得更多国际石油公司在本国的上游油气投资机会。譬如,澳大利亚政府表示将重新评估本国运行多年的油气资源租赁税收系统;俄罗斯也在准备修改其现有的资源税条款,以确保国际石油公司获得更多利益分成;在美国,阿拉斯加等州政府也准备对如何优化本地区的财税政策进行讨论。
全球油气产量进一步增长
在经历了两年多国际油价从“波峰”到“波谷”的大幅波动后,全球原油市场发展在2016年逐步趋于平稳,特别是在OPEC新一轮协议达成后,全球原油市场已基本实现了供需再平衡。随着未来油价的回升,全球油气产量在2017年甚至未来数年内,都将出现进一步增长。
原油方面,尽管OPEC宣布减产后沙特、安哥拉等产油国已开始减产,但其规模相对较小;而伊朗和俄罗斯等传统原油出口国产量和出口量的前景并不十分明确,不排除未来增产的可能。美国页岩油为代表的世界非常规原油生产将成为拉动未来数年全球原油产量的领头羊:一方面,在本轮低油价过程中,美国页岩油生产企业通过油气开发回撤“甜点”、加大技术创新和压缩运营成本等多项措施,将绝大部分产量的单桶原油收支平衡价格降至50美元~60美元/桶,随着国际油价的缓慢上升,美国页岩油生产企业提高产量获取更高额利润的驱动力将更强;另一方面,美国油气生产的市场化程度极高,政府对国家油气总产量的控制能力相对较弱,经历利益驱动下的企业决策使该国油气产量增长很难受到非市场因素的约束。伍德麦肯兹即预测,在政府油气政策不出现大幅调整的情况下,2017年美国页岩油产量将增加至少30万桶/日,二叠盆地等页岩油产量仍将出现较大幅度增长。
天然气方面,美国页岩气将继续成为推动全球天然气产量进一步增长的重要力量。一方面,受美国政府持续放开LNG和页岩油出口限制的影响,美国本土LNG产能出口在2017年后迎来较大幅度增长,将使该国原有的天然气供需平衡态势趋紧,导致Herry Hub基准价格出现增长。另一方面,在全球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包括我国和印度在内的部分发展中国家也将加大本国天然气包括页岩气等非常规气的勘探开发力度,产量可能在2020年前出现大幅增长。此外,全球天然气产量的持续增长将使世界天然气市场需求趋于饱和,特别是美国2017年超过600万吨/年的LNG新增出口量与来自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共计超过1600万吨/年的LNG出口量共同冲击全球市场,欧洲和亚洲LNG价格预期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在此情形下,不排除俄罗斯、卡塔尔等传统天然气输出国通过扩大生产压低价格等手段争夺市场,将导致全球天然气产量大幅增长并使气价持续降低。
勘探效率预期稳步提高
2016年第四季度各类石油公司披露信息显示,2017年全球油气勘探投资难以有较大幅度的回升,将维持在350亿美元~400亿美元的投资水平,较2014年的历史峰值仍有50%~60%的差距。
从各类国际石油公司,特别是一批领先的油气独立勘探公司的发展经验上看,勘探效率的提高主要依靠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勘探开发技术创新,包括对油气地学理论认识的提升,保障了油气勘探的领域更为精确,石油公司能够在较大范围内减少对数据缺乏的复杂油气藏实施钻探;二是持续降低操作成本,包括优化勘探产业链上工程、物流等部分环节的费用以及不断降低人工成本等;三是采用新工艺、新设备实施高效勘探。从勘探成本上看,根据伍德麦肯兹对40家全球领先的独立勘探公司的数据统计,预计其探井的平均完全成本由2014年的8600万美元/口,大幅下降至2017年的4000万美元/口。从勘探井的钻井时间上看,未来数年内,石油公司将部分放弃高压高热高埋深等复杂条件下的勘探井钻探,因此平均钻井时间也将有一定幅度的缩短,客观上也将提升勘探效率。譬如,预计海上油气勘探井的平均钻井时间较2013—2014年间缩短3周。此外,2007—2014年,全球油气勘探井平均成功率由40%下降至30%,反映了获得新发现的难度日益增大;但该指标在2015—2016年出现小幅上涨,预计2017年也将维持在30%~35%。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宣传国家石化产业政策,展示国家石化产业形象,参与国际石化产业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石化产业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