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才有未来
未来10~20年世界面临着能源转型的大趋势。走绿色、清洁、低碳的能源发展道路,不仅是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也是中国对全世界庄严承诺的践行。“十三五”时期,我国将大力发展天然气,构建天然气与可再生能源融合发展的现代能源体系,实现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
世界能源向绿色、低碳转型
在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推动清洁、绿色、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和大势所趋。2015年11月召开的巴黎气候变化大会通过了《巴黎协定》,发出了世界向低碳发展转型的清晰信号,预计未来10~20年世界面临着能源转型的大趋势。
事实上,从全球能源领域投资流向的变化中,也能看出能源系统正在重新定位。
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世界能源投资展望(2016)》显示,2015年全球能源投资为1.8万亿美元,上游油气投资急剧下降。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电力网络和能源效率领域投资的持续强劲增长。
2015年全球在石油和天然气领域的投资约占总额的46%,煤炭占4%,火力发电占7%;可再生能源投资接近2950亿美元,占投资总额的17%;全球电网投资超过2600亿美元,占总额的14%;对能效领域投资达2200亿美元,占总额的12%。
由此可见,全球能源产业正向着提高能源效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能源转型方向发展。
IEA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在能源领域的总投资为3150亿美元,占全球投资总额的17%,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投资国,主要原因是积极推进低碳能源、智能电网、能效提升等政策。中国经济再平衡及放缓限制了能源需求,对油气、煤炭的需求增速下降,对全球的能源投资产生重大影响。
IEA中国部主任涂建军认为,中国的能源转型对全球能源市场的意义非常重大和深远,未来中国在全球能源领域必将发挥领导者和风向标的作用。他说:“无论是在碳排放还是空气污染等环境领域,全球能源环境未来的挑战依旧会非常严峻。能源转型必须要有一个系统性的思维。能源行业的解决方案要在各个政策目标之间进行平衡,既要考虑到经济性、能源安全,也要兼顾环境保护。”
基于未来经济发展及政策、技术演变的因素,BP在《世界能源展望(2016版)》中对全球能源发展的趋势做出了预测。在未来20年,世界能源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化,天然气增长迅速,可再生能源发展强劲;2035年,世界可再生能源的增长将翻两番,发电量增量的三分之一源自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范围内,化石能源将依旧保持支配性地位,到2035年,全球能源增量的60%、能源供应总量的80%依赖于化石能源。
五大发展理念推进中国能源转型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思路、方向和着力点,对推动能源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走绿色、清洁、低碳的能源发展道路,不仅是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也是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全世界庄严承诺的践行。
在巴黎气候大会上,我国对世界作出庄严承诺,到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将努力早日达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
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蒋兆理指出:“我国在巴黎气候大会上的承诺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目标,意味着我国将要投入巨大的资金和成本来保障非化石能源的应用。事实证明,中国正在走一条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相脱离的低碳发展道路,我们有信心实现承诺的2030年碳排放达峰目标。”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2016年能源大转型高层论坛”上,国家能源局副局长李仰哲表示,国家《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已经经过国家能源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预计很快出台。《规划》全面贯彻了五大发展理念,遵循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革命的战略思想,体现了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的总体要求,是一部体现创新发展的规划,也是体现转型发展的规划。
“十三五”期间,我国非化石能源的消费比重将提高到15%以上,天然气比重力争达到10%,煤炭消费比重要降低到58%以下,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气的增量合计达到4.8亿吨标准煤,是煤炭增量的3倍多,清洁低碳能源将是“十三五”时期我国能源供应增量的主体。
李仰哲说:“从《规划》的主要任务和措施来看,“十三五”期间,一方面提倡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推动能源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我国将多措并举地破解弃风、弃光,努力将三北地区弃风、弃光控制在5%以内;安全发展核电,积极发展水电。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包括了扩大天然气消费的规模,实施油品质量升级改造,着力化解煤炭的过剩产能,实施煤电超低排放和节能升级改造。”
BP在《世界能源展望(2016版)》中预测,未来20年中国的能源结构将继续演变,煤炭的主导地位从2014年的66%降至2035年的47%,天然气的比重增加超过一倍至11%,石油的比重保持不变,约为19%。能源产量在消费中的比重从2014年的82%降至2035年的80%,使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能源净进口国。
BP预计,2035年中国将消费世界能源总量的25%,将在2032年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液体能源(如原油、凝析油等)消费国,中国的煤炭消费将大大放缓,年均增速仅为0.2%。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增长22%,占2035年全世界总量的28%。
天然气与可再生能源迎发展良机
“2016年能源大转型高层论坛”上公布,“十三五”时期,我国将遵循五大发展理念,通过理念、制度、技术和商业模式四位一体集成创新,大力发展天然气,构建天然气与可再生能源融合发展的现代能源体系,使之成为推动中国能源革命、实现能源大转型的重要引擎。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宏观蓝图中,天然气被广泛认为是最重要的过渡能源。天然气具有清洁、低碳、高效、优质的特点和资源丰富、成本相对低廉、使用便利的优势,可与可再生能源形成良性的互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表示,“十三五”期间,中国环境问题十分突出,以风电和光伏发电为主的可再生能源虽然会成为必然,但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去实现,在很多问题存在的情况下,还需要其他能源的大规模供给。天然气是目前中国最现实可行、最有潜力,也最能成为大众接受且技术条件较好的清洁能源。
“十三五”末,我国天然气消费要占到一次能源消费比重10%以上,成为主体能源之一。到2030年,天然气消费达到一次能源消费的15%左右,成为煤炭、石油后的第三大主体能源。
“十三五”期间,国内可再生能源产业也将得到多项政策扶持,迎来良好发展机遇。可再生能源,是指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可以循环再生的能源。
国家发改委日前印发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主要任务是积极稳妥发展水电、全面协调推进风电开发、推动太阳能多元化利用、加快发展生物质能、加快地热能开发利用、推进海洋能发电技术示范应用、推动储能技术示范应用、加强可再生能源产业国际合作。此外,还要破解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解决弃水弃风弃光等难题。
“十三五”期间,我国可再生能源的新增投资总计大约2.5万亿元,比“十二五”增长近39%。到2020年,水电新增装机约6000万千瓦,新增投资约5000亿元;新增风电装机约8000千瓦,新增投资约7000亿元;新增各类太阳能发电装机投资约1万亿元。
到2020年,全部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将达7.3亿吨标准煤。其中,商品化可再生能源利用量5.8亿吨标准煤。我国全部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6.8亿千瓦,发电量达1.9万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27%;各类可再生能源供热和民用燃料总计约替代化石能源1.5亿吨标准煤;风电项目电价可与当地燃煤发电同平台竞争,光伏项目电价可与电网销售电价相当。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宣传国家石化产业政策,展示国家石化产业形象,参与国际石化产业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石化产业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