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交通和IT成为“一带一路”投资重点领域

   2017-04-12 中国经济网

33

核心提示:4月10日,由中债资信、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及社科文献出版社主办的《对外投资与风险蓝皮书:中国对

4月10日,由中债资信、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及社科文献出版社主办的《对外投资与风险蓝皮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国家风险报告(2017)》发布会在京举行。报告认为,能源、交通和IT成为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重点产业领域。

2015年以来,中国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直接投资持续增长,但在中国对外投资总额中所占比例仍然相对较低。在区位分布方面,中国对“一带一路”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东南亚(东盟)、中东(西亚)和南亚地区,中东欧地区吸引中国投资的起点较低,但增长迅速。在产业分布方面,能源、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是中国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直接投资较为重要的产业领域。在企业特征方面,对外投资企业主要来自北京、上海、广东和浙江这四个省份,而且以国有企业为主。在投资模式方面,跨国并购与绿地投资持平,但在平均投资规模方面,前者高于后者;农业和房地产更倾向于绿地投资,公用事业、旅游、矿产、娱乐和技术领域则倾向于跨国并购。伴随着中国与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双边、多边等多层次更多经济合作协议的签署和实施,2017年中国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投资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主要流向能够契合东道国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的产业领域。

  需注重评估和防范国家风险

近两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并且发生了多起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中国首次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对外直接投资国。中国第一次实现资本账户直接投资项下资本净输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制造业增长最为强劲,凸显了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驱动力向寻求战略性资产转变。大宗商品市场持续低迷、国内需求下降使得中国企业大幅减少对采矿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与此同时,民族宗教因素、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与失衡三大深层次问题相互交织,主导了全球国家风险的变化趋势与分布格局,并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形成较大挑战。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除了关注投资机会和收益外,需要更加注重国家风险的评估和防范。在政府层面上,需要建立和完善海外投资保护政府全面行动框架和规范企业海外经营行为。在企业层面上,需要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危机应对能力,充分尝试多有所有制企业联合走出去等形式。

  高端制造业成对外投资终止案例重灾区

近两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从行业分布角度看,投资驱动力转变推动制造业迅速增长,大宗商品市场低迷、国内需求下降导致对采矿业投资大幅减少。从投资区位角度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流向发达国家(地区)、中国周边国家(地区)以及离岸金融中心。从投资方角度看,央企海外资产构成了“海外中国”存量的主体,但地方国企和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速。与此同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终止案例也在不断增多,其中,高端制造业成为终止案例重灾区。绝大部分终止原因来自东道国监管部门,而威胁“国家安全”成为主要理由。从中长期来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仍然具有较大增长前景。但考虑到备案制的政策红利效应将减弱,以及政府逐渐加大对外直接投资的真实性和合规性审查,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部分“过热”投资,2017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步伐有望放缓。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宣传国家石化产业政策,展示国家石化产业形象,参与国际石化产业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石化产业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 china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