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然气产量的增长,全球液化天然气(LNG)市场的变化正在日益加深。供应方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需求侧则越来越多地开始争取主动权。LNG市场供需双方的“明争暗斗”正式拉开帷幕。
需求侧要“三剑合并”
路透社日前报道称,亚洲的液化天然气(LNG)顶级买家们正在联合起来,为获得更为灵活的供应合同而努力。其中,来自韩国、日本和中国的三家LNG购买“大户”已经达成一致,计划成立“买家团”,未来联手进行LNG采购合同谈判。
据“三巨头”之一的韩国天然气公司(KOGAS)透露,其已经于3月中旬同由日本中部电力公司和东京电力公司组成的合资企业JERA以及中海油签署了谅解备忘录,未来将“在信息上互通有无,联合采购LNG”。
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三家企业联手的目的在于保障未来与供应方的谈判中可以占据主动,从而在购买LNG合同中加入更加灵活的条款。“我们已经建立了一个平台,用于分享、讨论和解决常见问题,比如当前存在的‘目的地限制’条款。”JERA公司发言人佐藤义佐说。
能源咨询机构伍德麦肯兹亚太区LNG研究主管克里·安妮·舒克斯指出:“LNG的消费量越来越呈现出季节性的特征,(购买)灵活性对LNG买家而言正变得至关重要。”
就在亚洲三大买家公布“组团”计划之后,印度也表态希望加入其中,在LNG市场争取更多话语权。印度石油部长Dharmendra Pradhan在接受采访时表示,LNG市场正在向消费方为中心的模式转移,因此印度不排除加入上述联合购买LNG联盟的可能性。
供应方正“三足鼎立”
与需求侧的“团结”形成对比的,是供应方竞争的日益加剧。
随着全球LNG市场陷入供过于求状态,各供应方就开始使出浑身解数争夺市场份额。新兴天然气产地美国和澳大利亚正逐渐与老牌LNG“霸主”卡塔尔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根据著名投行桑福德·伯恩斯坦此前预计,到2018年全球LNG年产量有望增长1/3,而其中大部分新增产量将来自美国和澳大利亚。国际天然气联盟的统计数据也显示,仅2014年,澳大利亚就打造了7个LNG项目,将其LNG年产量拉升了3倍。照此速度发展,到2018年,澳大利亚就能超越卡塔尔,成为全球最大LNG出口国。
另据澳大利亚资源和能源经济局(BREE)发布的报告,截至2014年10月,澳大利亚计划建设的项目共有44个,仅2014年下半年,澳大利亚就完成了5个资源和能源项目。由于澳大利亚的常规和非常规天然气产量都在不断增加,预计将能成为亚洲LNG长期稳定的供应地。
美国则凭借页岩革命带来的海量天然气出产,在LNG供应市场表现也是毫不逊色。据《华尔街日报》此前报道,美国在建的天然气年出口能力已经超过6000万吨,并且签署了多项LNG出口协议,出口目的地包括了欧亚的众多国家,预计今年,仅从美国输往亚洲的LNG就有望超过3000万吨。
供需双方角力开始
事实上,在2014年之前,由于LNG价格高企,亚洲进口国普遍吃尽苦头,为了摆脱这一困境,日本、韩国、中国,乃至印度的进口商曾就联合采购LNG进行过商谈,并先后有过几次尝试。国际LNG进口商协会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LNG贸易中有28%是以现货或是短期合同的形式进行的,相比2010年的比例增长接近10%。
从2015年起,陆续有印度、日本等国的LNG进口商通过重新签订购买合同争取到了可观的折扣。不过,路透社指出,此前的联合采购规模相对较小,而此次签署的谅解备忘录首次囊括了亚洲业内最大的买家。数据显示,KOGAS、JERA和中海油三家公司目前的LNG购买总量,相当于全球产量的1/3。
买家的“强势联合”固然为需求侧争取了更多的话语权,但却给供应方增添了新的压力。路透社分析指出,此次亚洲三大买家的“组团”购买计划,将令原本就已“明争暗斗”的LNG供应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汤森路透的数据显示,全球LNG产量正以每年3亿吨的速度增长,而2016年的贸易数字表明,全年只有大约2.68亿吨LNG进行了交易。受此带动,亚洲LNG现货价格下降幅度超过70%。
不过,一位来自卡塔尔石油公司的高级官员却暗示,买家受市场供过于求的现状影响,试图以组成联盟的方式寻求更为有利的合同条款,但如果市场状况发生变化,这些买家就将为现在的举措感到后悔了。
“现在,市场是处于供过于求状态的,但是如果下一步进入供应紧缩,那么这些现在成立的买家联盟将何去何从?”该官员表示,“一旦市场紧缩,供应缩减,可能会重新刺激买家去锁定长期合同。”
行业研究与预测机构PIRA能源公司主席兼董事总经理Mark A. Schwartz博士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全球的确存在大量潜在的LNG项目,不仅是在美国,南非、加拿大等地都有规划和在建的项目,这无疑会给市场增添大量供应。
“这些新增供应对买家而言,确实对一段时间内争取到合适的价格有所帮助。”他告诉记者,“不过,就长期而言,随着新兴市场需求的增长,LNG的价格也有可能再次上升。总体来看,价格和供需关系之间将始终互相影响。”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宣传国家石化产业政策,展示国家石化产业形象,参与国际石化产业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石化产业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