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受全球经济低迷影响,国内石油上游不景气,造成下游市场萎缩。
今年,虽然油价有所回升,国内石油全行业感到了暖意,但各子行业之间冷暖不均。尤其是炼建领域,面对巨大的生存压力,炼建施工企业如何另辟蹊径求生存?
“老店”低声叹息的背后
10年前,国内炼建市场火爆,投资上马的大型工程多,炼建企业人手不够,到处“招兵买马”。
10年后,项目锐减,系统内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小,炼建施工企业陷入窘境。而系统外的炼建化建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记者在一家昔日炼建“霸主”的企业采访,一位专业人士说:“论资质,我们有国家特级资质;论规模,海内外有50多个项目;论品牌,我们‘铁军’品牌在系统内响当当60多年。但现在,市场环境变了,我们不得不找米下锅。”
纵观集团公司系统内,削减工程投资,新上项目放缓,仅有投资额度极小的检修、技改、环保、产品升级项目。然而,在集团公司系统外,国企、民企计划投资的煤化工、炼油及石化项目比较多,但受到国际油价、天然气供应、国内环评等因素的影响,进展比较缓慢。
在同行竞争、僧多粥少的环境中,竞争异常激烈。一项工程投标就有数十家施工企业竞相压价,甚至放弃微利;同行之间管理模式、用工形式、运作形式不同,加大了炼建施工企业参与竞争的难度。
现场吊装特大型分馏塔。王进 摄 |
打开自我封闭的枷锁
市场在变,企业若不变,就是死路一条。但问题是怎么变?
系统内空间变窄,逼着炼建施工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以市场资源为王,争先恐后地向外拓展。
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一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丁仁义对记者说:“企业不能活在过去,而要活在未来!仅仅掌握优势不会新生,而把握趋势才会重生。”
这家公司今年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针对域外市场、新兴市场、海外市场的开发布控,突出后续市场培育。特别是,一建公司把经营触角延伸到民企投资的炼油化工、精细化工等建设市场,已在经营中使系统外市场份额增长到64%。
进入微利时代,炼建施工企业采取“低回报求‘深耕’”的战略也不失为上策的选择。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七建设有限公司顺势而为,也在频频涉足化工、电力、冶金等域外市场,全力以赴“走出去”找活揽活。
管道局也在域外市场屡有斩获。该局与中石化在长输管道建设领域首次联手合作,使仪征至长岭原油管道复线工程主体告捷,实现了“互帮互助,互利共赢”目标。同时,承建了山东海化潍坊港至海化输油管线工程。
敢于尝试,突破瓶颈,使一批“破冰”闯市场的炼建施工企业靠生存能力赢得了市场的尊重。
转型之后收复失地
一些炼建施工企业打破传统地域限制,通过推陈出新,异军突起。其中,一建公司的转型“蝶变”令人振奋。
回首“十二五”期间,一建公司已在民营化建市场深耕多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当时为确保系统内一系列项目,不得不忍痛地退出了民营化建市场。
然而,与之对照鲜明的是,大批中国化建施工企业却在这片领域悄无声息地坚守了10多年,与各方业主建立了根深蒂固的合作关系。
2015年,一建公司重新跨进民营化建市场。面对星罗棋布的市场棋局,一建公司从承建考验期的“外围工程”到瞄准业主“核心工程”,从几百万元的零星工程到近亿元的大工程,既要承受生存环境的压力,又要承受巨大的成本压力。所以,公司上下不得不精打细算。
以福建民营精细化工建设市场为例,一建公司承建的福建申远年产40万吨聚酰胺一体化项目的三个标段工程,原先被许多业内人士预测可能亏损,但到2016年年底结算,这个项目却因为管理严细而获得“真金白银”,令人大为惊喜。
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一建人。
尽管转型之路极为艰辛,但一建人靠实力跨行业、进地方、闯民营,打拼了一片新天地。在西部,一建塔里木项目部南跨4000公里,频下云南终于承揽到由能投天然气产业有限公司投资的72公里陆良天然气管道工程;在中部,一建在山东日照,凭持之以恒的“修行”,赢得民营市场的青睐,中标2万吨/5千吨液体散货码头配套丙烯罐区PC工程。
面对收复失地的业绩,丁仁义清醒地说:“要扩大系统外的市场开发成果,拓展生存空间,需要长时间的锤炼积淀和勤奋深耕。”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宣传国家石化产业政策,展示国家石化产业形象,参与国际石化产业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石化产业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