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能源集团500强分析报告

   2017-10-12

42

核心提示:中国能源集团500强评价研究是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负责实施的大型公益课题项目,自2010年在国家能源局立项以来

“中国能源集团500强”评价研究是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负责实施的大型公益课题项目,自2010年在国家能源局立项以来,已连续进行了8年。在过去8年里,课题组不断完善研究样本和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对相关能源决策者的参考价值日渐提升。“2017中国能源集团500强”是对2016年中国能源企业市场表现的客观梳理,从微观层面反映了中国能源行业的变化格局。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动力,自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能源革命以来,中国能源结构已发生深刻变化,构建以清洁能源为主的现代能源体系初见成效。2015年底,中国已是世界节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第一大国。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的关键一年,能源领域的众多政策和规划落地,“十二五”能源转型的成果得以延续, “十三五”期间能源行业的发展方向确定。面对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不同细分行业的能源企业表现迥异。传统能源企业在寻求转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企业借着政策的东风,加快了规模扩张的步伐。新旧更替的势能进一步加强。“2017中国能源集团500强”六个方面的特征显示了上述行业变化。

  一、“500强”营业收入占GDP比重历届最低

“2017中国能源集团500强”(以下简称“500强”)入围门槛为8.40亿元,较上年增加0.07%。营业收入总额为17.67万亿元,较上年增加4.14%,占GDP的比重从上年的25.07%下降到23.74%,为历届最低点。如图1、图2所示。

2016年世界经济仍然处于深度调整期,发达经济体增长持续低迷,缺乏强劲复苏动力,新兴经济体增长缓中趋稳。在世界经济整体放缓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稳中求进,国内生产总值增速超预期,能源消费总量增速亦从上年的0.9%提升到1.2%。与之相应,“500强”营业收入从上年的负增长转为小幅上升。

“500强”营业收入增速自2012年后明显低于GDP增速,主要是受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能源革命的双重影响。自2012年起,我国高度依赖第二产业的经济结构开始出现调整,低耗能的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逐年提升。继201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首次过半以来,2016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再创新高,达到51.6%,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此外,2014年提出的能源革命,首次要求从消费侧进行能源消费总量的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成为长期目标。在供给侧,2016年能源供给侧改革,煤炭去产能2.5亿吨标煤。节能环保、重视发展质量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这将对能源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二、新能源企业数首超煤炭企业

在本届“500强”中,新能源企业入围99家,首次超过煤炭行业,位居各细分行业的第二位。电力行业以160家入围企业数仍稳居榜首。各细分行业上榜企业数如图3所示。

新能源发展是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政策为风电、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2016年5月,针对弃风弃光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做好风电、光伏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管理工作的通知》,公布了最低保障收购年利用小时数,为风电、光伏的消纳划定了保障性红线。

国内政策的支持及全球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良好趋势催生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新能源企业。在光伏领域,2016年中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产量分别占全球的52%、91%、71%、74%,光伏累计装机和新增装机均为全球第一。在Global Data评选的“2016年全球组件出货量8强”中,中国企业占据了7家。其中,晶科能源、天合光能、阿特斯阳光位列前三甲。

在风电行业,2016年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和新增装机继续稳居全球第一。其中,国电集团风电总装机达2583万千瓦,继续保持世界第一。此外,根据丹麦著名风能咨询机构MAKE发布的《2016年度全球风机整机商市场份额》,2016年全球陆上风电整机商排名前15强中,中国有8家企业入围,其中,金风科技进入前3甲;海上风电整机商排名前8强中,中国企业5家,其中上海电气排名第2,金风科技、湘电风能进入前5名。

另外,入围本届“500强”的99家新能源企业中,营业收入比上年上升的有62家,增速在两位数及以上的达到53家,发展势头强劲。历届500强新能源企业入围数及其营业收入在“500强”中的比重如图4所示。

  三、神华集团重回前10强

煤炭行业自2012年进入行业寒冬,持续的市场低迷重挫了煤炭企业,龙头企业神华集团上年首次无缘前10强。2016年供给侧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化解煤炭过剩产能。这一年,全国有2600多处30万吨/年及以下的小型煤矿列入去产能范围,煤炭行业提前、超额完成了2.5亿吨去产能的目标任务。煤炭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得到初步改善,煤炭价格止跌回升。2016年末,中国煤炭价格指数160点,比2015年末增长44.1点。以秦皇岛港5500大卡煤炭为例,2016年末价格为639元/吨,比2015年末上涨269元/吨,涨幅明显。部分煤炭企业因此脱困,神华集团营业收入比上年增加4.9%,重回前10强的阵营。前10强企业详见表1。

2016年全年原煤产量34.1亿吨,比上年下降9.0%,这是自2013年原煤产量达到39.7亿吨峰值后,连续第三年下降。继上年锐减22家企业后,本届煤炭上榜企业又减少18家,营业收入总额占“500强”比重下降至18.35%,同比减少1.28个百分点。与上年相比,煤炭企业排名及营业收入情况都有显著改善。本届榜单中,在数据可得的90家煤炭企业中,有34%的企业排名上升,同比增加7个百分点;有60%的企业营业收入上升,同比增加37个百分点。但不同规模企业表现迥异,3家营业收入在10亿元以下的企业均收入下降;12家收入过千亿元的企业,只有4家营业收入比上年增加(见图5)。在这12家企业中,除神华集团外,其他11家是地方国有企业。

去煤化是全球趋势,如何根据中国自己的国情,实现煤炭的清洁利用依然是煤炭行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四、节能环保企业异军突起

近年来,随着节能环保政策的强力推进,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节能环保也迎来了产业发展的春天。

无论是从新增上榜企业数还是上榜企业的表现上看,本届“500强”中,节能环保企业都表现突出。本届节能环保新增上榜企业4家,在新增企业数中排名第三。在上榜企业中,87.5%的节能环保企业实现了营业收入上升,高居各细分行业榜首,50%的企业排名上升,这一数字仅稍低于新能源企业。各行业排名和营业收入上升率情况详见表2。

《“十三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培育发展新动能、提升绿色竞争力的重大举措,是补齐资源环境短板、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支撑,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客观要求。根据《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节能环保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3%左右。截止2015年,节能环保产值约4.5万亿元,与上述目标相比,发展空间巨大。

  五、民营企业再上新台阶

一方面,民营企业的实力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500强”营业收入达到百亿元级规模以上的民营企业85家,较上年增加11家,其中达到千亿元级规模的有3家,较上年增加1家。新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次晋级千亿元级行列,中国华信能源有限公司排名从第9上升到第8,稳居前十强。此外,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的母公司协鑫集团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也超过千亿元。另一方面,本届“500强”营业收入上升的企业有281家,其中民营企业过半,达到172家。

另一方面,民营企业“规模”持续扩大。“500强”民营企业入围企业数量达到300家,较上年增加6家;营业收入总额占比达到19.59%,同比增加2.47%。如图6、图7所示,民营企业入围数量连续四年上升,营业收入总额占“500强”的比重也呈逐年上升趋势。

  六、“500强”高度集中于东部5省

本届“500强”入围企业分布在31个省(市)、自治区,但近半企业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5个省市,而且集中度有逐年提高的趋势。从入围企业数量排名情况看(如表3所示),前5名与上一年保持一致,依次为山东(51家,+5家)、广东(50家,+5)、北京(49家,+6家)、江苏(45家,+6家)、浙江(40家,+6家)。这五个省份连续四年占据前5名,入围企业数量也是持续增加,从2014年榜单中的201家增加到本届榜单中的235家。山东既是经济大省,也是传统能源大省,能源企业实力雄厚,连续8年位居入围企业数的榜首。广东、浙江、江苏是民营企业最活跃的省份,囊括了大部分的新能源企业。北京作为总部经济中心,吸引了几乎所有央企的总部。

从营业收入总额排名情况看(如表4所示),北京(营业收入占比53.35%)、山东(营业收入占比7.08%)、山西(营业收入占比5.96%)、广东(营业收入占比4.69%)一直保持前4名的位置,浙江、河北、河南则轮次占据第5的位置。具体来看,北京始终保持第1,山西历年第2的位置被山东取代,广东连续四年排名第4,浙江取代已连续三年第5的河北,排名第5。这些变化反映了当前供给侧改革,特别是煤炭去产能对山西、河北这些传统能源比重较大省份的影响。(郭春兰郑超)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宣传国家石化产业政策,展示国家石化产业形象,参与国际石化产业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石化产业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 china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