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变局下的突围思考——对炼化市场格局变化的透视

   2018-11-22 中国石油报

41

核心提示:截至11月19日,国内化工市场已经历连续6周下跌。作为强周期行业,国内化工经历过2006年、2011年两轮周期顶

截至11月19日,国内化工市场已经历连续6周下跌。

作为强周期行业,国内化工经历过2006年、2011年两轮周期顶点。2016年下半年,化工市场再次迎来复苏周期,化工产品价格指数(CCPI)从3500点上涨到5600点左右。

然而近一个多月来,站在“顶部”的化工市场面临回落风险。上海东方证券发布报告指出,市场将迎来拐点,2018年或是国内化工企业下行的开始。

持续了2年的景气行情后,国内化工市场将迎来怎样的变化,石油化工企业将面临哪些挑战,如何应对?

  供需逆转,景气行情或将高位回落

景气周期,行情走高,上游企业扩张产能步伐超过需求增长,市场价格或已迎来拐点

本轮行情走高背后有多种因素交织。国内聚烯烃总体存在产能缺口,供不应求;原油价格持续回暖,支撑价格涨势;国内废塑料进口限制,环保整治不断升级利好供给侧;国际经济复苏,下游需求稳定增长,国内化工市场产销两旺。

然而,上游市场过热,满足下游需求,也会刺激上游产能扩张。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研究员费云伟指出,供需有逆转可能。

这一担忧不是没有理由。石化联合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化工行业固定资产支出高达880亿元,几乎与2016年全年相当。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预计,未来3年国内计划新投产乙烯项目超过40个,新增产能至少2400万吨/年。

产能大幅增长在填补我国烯烃需求缺口同时,也可能带来结构性、区域性的过剩。在卓创资讯统计的100种基础化工品中,今年6月国内有72种产品开工率处于75%正常水平以下,一半不足60%。

中国石油有关领导表达了对市场形势的担忧:“乙烯每新增600万吨,就会有2000万吨下游产品。这么多下游产品怎么卖,是个非常紧迫的问题。”在国内,一些拥有绝对优势产品的龙头化工企业,部分高管表示,两年后许多化工产品市场可能变成“红海”。

  产能爆发,石油化工面临“内忧外患”

国内上游“煤追气堵”,国外“进口料”变成“门口料”,固守的石化企业面临“被踢出局”的风险

产能扩张在化工行业并不新鲜。2009年至2011年,以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为代表,国内化工产能也曾有一次大幅扩展,经历了从高峰到低谷的周期。

然而许多石化企业看来,这一轮周期挑战不仅来自周期性利空,更来自一内一外两大趋势,因而要严峻得多。

在内是上游烯烃原料、工艺路线多元化趋势,使得近年国内石油化工“煤追气堵”局面尤为突出。

2010年国内第一套煤制乙烯装置投产以来,目前煤化工占比已到22%,丙烯更为突出,2017年煤化工占国内丙烯产能三成。天然气丙烷脱氢制丙烯(PDH)近4年更是异军突起,产能占比去年达到17%。

相应的,传统石油制乙烯占总产能比重呈加速下滑态势:从2000年的100%,到2014年87%,去年已经降为77%,丙烯份额则降到54%。

“煤追气堵”背后是石油化工正面临烯烃原料低成本、轻质化加快发展的挑战。据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测算,油价在80美元,石油比天然气和煤炭制烯烃吨完全成本高出约4500元和1300元。北美页岩气带来大量廉价原料,目前国内PDH项目投资迎来一波热潮,超过1000万吨低成本轻质烯烃将在未来5年进入市场,在满足下游材料轻量化、纯净化需求上具有先天优势。

在外是化工产业全球化加速,高端“进口料”逐渐变成“门口料”。国内石油化工甚至有技术上被颠覆的压力。

“进口料”一直在国内三分天下有其一。受制于技术和认证,大量高端产品需要进口。近年来,巴斯夫、埃克森美孚、壳牌纷纷在华东、华南沿海布局。不难看出,海外石化企业剑指国内高端市场,意欲直接本土竞争。

昔日“进口料”堵到家门口,压力不言而喻。我国相当一部分炼化企业集中在北方,离南方市场有一周的运距。部分化工民企也在谋求和外企合资,综合体制、市场、资本、技术等优势,实现在未来市场立足。“没有看家本领或者本领不够强的都可能被淘汰,”中国石油华南化工销售副总经理戴永直言。

更甚者,国际石化企业可能带来质的颠覆。例如,埃克森美孚惠州石化项目主要采用的是全球独有的原油直接裂解制烯烃技术,成本相比传统石脑油裂解乙烯每吨要低1200元到1400元,而且更加节能环保,这或将给国内石化产业带来颠覆性影响。

“留给国内炼厂的时间窗口也就2年到3年。”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石油市场研究所所长戴家权表示,“以前最多难受一阵子,这次有可能就是被踢出局了。”

  终端为王,需求升级凸显产消矛盾

市场话语权由上游资源逐渐转向下游需求,石化企业仍面临生产刚性不适应需求柔性、营销能力跟不上市场变化两大矛盾

9月26日,中国石油8家炼厂、6家化工销售大区公司总经理们走进日丰管材、美的集团等下游企业参观调研。

“产品卖不出去,看似产能过剩,实则缺乏有效供给,对市场变化不响应、慢响应,频频错失商机。”东北化工销售总经理石振东感叹。

近年来,国内化工下游需求呈现新的势头,市场话语权正从上游资源转移到下游终端。

宏观上,化工需求结构质变,比量增更为明显。国内消费升级,家电、汽车、轮胎、医用卫材等领域对环保型、轻量化化工材料需求不断增长。

微观上,单个牌号产品更新迭代不断加速,专用料与通用料价格绝对界线被打破。例如,大连石化开发的高性能专用树脂HP4012产品,在3年前还是通行美的、格力等家电巨头的高端专用料,如今煤化工已经上产。

下游新形势给石油化工生产与营销都带来新的挑战。

在生产端,主要体现在石化生产的刚性不适应下游需求的柔性。

我国石油烯烃工业多遵循“大规模、短流程、低成本”思路,下游都以合成树脂为主体,调整产品结构喊了很多年,但是跟不上需求变化。近年来,下游产生的需求品种数以万计,但是多数由于用量少,不受大炼厂重视,而它们就像吃饭用的盐一样,缺一不可。

“一些下游产品虽是厚利,但月均需求才20吨,装置不会因此大幅调整。”中国石化化工销售华南分公司工程师尹成表示。然而,近年来化工需求精细化、分散化已成趋势。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上半年装置调整次数就超过150次,以特色专用料持续开拓华东、华南市场。

在营销端,主要体现在营销能力变化跟不上市场话语权向下游快速转移。

过去20年,两三家石化企业、“几个牌号包打天下”成为过去,市场快速变化,统销传统下的营销模式捉襟见肘。

例如,传统营销手段单一,目前出现“高端市场并不带来高效”现象。在同质化竞争下,客户成为最宝贵的资源。而化工企业和贸易商目前主要通过打价格战,牺牲利润,保住市场份额。一旦库存高企,下游不畅,低价甩货现象尤其明显。金联创数据显示,今年景气周期下,国内高端市场聚乙烯产品价格重心仍震荡下移。

又如,议价能力不足,化工营销企业对“直销率”这一指标又爱又恨。一方面,提升直销率,是把握下游终端需求、提升市场掌控力的必须。然而另一方面,近年出现了给直销客户的产品卖不上价的抱怨。究其原因,是下游话语权增强,上游议价能力削弱,营销企业一时缺乏相应对策。

  错位竞争,“油头化尾”着眼差异化优势

立足石化优势,企业应着眼源头创新、提质改性,着力扩大营销“品牌圈”,打造效益黄金终端

在充分估计未来5年严峻形势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油基化工有着自身的优势,这对于理性应对挑战是必不可少的。

在资源竞争上,油制烯烃虽然成本比低碳烃裂解工艺高,但产品丰富,综合利用机会多。石化企业应结合石脑油综合品质,做好竞争力分析和产品方案的优化。

在市场竞争上,传统石化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有着多年抗风险优势。戴永表示,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企业有着多年行业积淀,形成了完整的科研体系,能够从深层次去提升化工产品性能。销售渠道、技术服务以及产品声誉都是先发优势。

但要立足洪流而不倒,推进“油头化尾”转型,打造效益黄金终端,石油化工企业还有大量功课要做。

上游资源宽松,石化企业急需创新突破,从源头上实现资源错位竞争。

目前国内石化新产品开发中,涉及提质改性的新材料比较少。从根源上说,这和我国石化产业长期依赖国外引进催化剂、添加剂等生产工艺、缺乏创新突破有关。

“没有自主催化剂,切换装置会产生大量卖不上价的过渡料。炼厂宁愿盯着通用料。”中国石油华东化工销售总经理崔柳凡表示,没有源头技术突破,就没有化工的核心竞争力。

下游竞争激烈,石化企业应着眼扩大“品牌圈”,既有品牌产品,也有拳头客户。

打造品牌,就是打造化工市场上不可替代的差异化能力。这种能力体现在价格上,例如大庆石化5000s树脂,对比同类产品一直有200元/吨的溢价。也体现在地位上,例如兰州石化的丁腈橡胶,其标价成为其他竞争产品取价的标杆。

当下,品牌优势已从锦上添花变成石化企业市场必备。中国石油炼化业务着力打造品牌工程和效益工程。中国石化利用信息化,建立客户全流程跟踪管理系统,搭建e贸平台、共享托盘等服务平台,提升客户消费体验。

本轮化工景气周期持续多久无法预知,但是石油化工企业只有未雨绸缪,尽早准备,才能在市场变局中更加从容。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宣传国家石化产业政策,展示国家石化产业形象,参与国际石化产业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石化产业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 china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