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托克曼气田正在起死回生?

   2018-10-23 中国石油报

47

核心提示:得益于亚马尔项目,俄罗斯正在崛起,成为LNG市场上的一名极具竞争力的选手。10月,在圣彼得堡召开的国际天

得益于亚马尔项目,俄罗斯正在崛起,成为LNG市场上的一名极具竞争力的选手。10月,在圣彼得堡召开的国际天然气大会上,新上任的俄罗斯能源部副部长帕维尔·索罗金表示,政府在考虑重启之前搁置的什托克曼气田,并在2035年之前投产,使俄罗斯成为世界5大LNG出口国之一。对于一个在过去5年几乎从日程上蒸发的项目来说,这个想法极具挑战。同时,俄气公司是否能在该项目上取得进展引起广泛关注。

什托克曼气田是苏联时期最后几个重大的地质发现之一,经过7年的勘探评价,1988年在340-350米埋深发现了4个侏罗系气藏,天然气储量3.9万亿立方米,凝析油5600万吨。

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什托克曼气田开发都被搁置,直到21世纪初俄罗斯经济开始复苏后,受能源出口的浪潮推动,俄气开始认真考虑对该气田的开发。但是,将其变为一个LNG项目还是建传统的天然气管道?这个问题一直悬而未决。

2007年,俄气欲将什托克曼变为俄罗斯LNG项目标杆。为此,俄气邀请道达尔共同开发该项目,随后挪威海德鲁公司(Norsk Hydro)也加入其中(三者持股比例分别为51%、25%和24%)。道达尔负责项目第一阶段的设计和相关设施建设,生产许可证和营销权仍在俄气手中。开发的第一阶段,规定每年生产240亿立方米天然气,预计花费150亿美金。

项目耗资巨大有以下几个原因:远离大陆(该气田位于摩尔曼斯克以北300英里处,巴伦支海中央)和严酷的极地环境(项目生产需要应对高达30米的冰川和海浪),更不用提复杂的物流解决方案。开始的想法是,不在现场建造液化设施,而是由投资方铺设数百千米的海底管道至捷里别尔卡(Teriberka)—LNG工厂选址地。这样做的原因在于俄气想将什托克曼天然气输往其欧洲供气管网,作为气源出口的第二方案。尽管LNG仍是第一选择,但无论如何,如果项目顺利推进,一部分天然气都将经管线输往欧洲。

因此,尽管俄气已经筹到项目所需资金,但是这些年来一直没有决定LNG应该通过何种方式流向何方。股东的初衷是想将气田所产LNG出口到美国,但这个计划因页岩气革命废止。随着时间的流逝,美国已不再需要进口什托克曼LNG满足自身所需,欧洲天然气需求开始停滞,股东仍在竭力寻找能够避免开发成本明显超支的商业模式。于是,股东进行了2-3年的实验,试图将什托克曼变为一个纯粹的管道外输导向项目,其大部分产量将进入北溪天然气管道。

什托克曼的资源潜力是巨大的,如果项目顺利进入第三阶段,天然气产量将达到年710亿立方米。然而,在什托克曼LNG项目停滞5年后,2013年,挪威海德鲁宣布从股权结构中退出,股东仅剩俄气和道达尔两家公司。双方在项目开发的每一步意见几乎都不一致,对关于项目面临的挑战几乎没有明确解决方案。例如,项目应该选用何种液化技术?亚马尔项目采用的是液化空气集团(Air Liquide)的技术,同时,北极2项目采用的是德国林德(Linde)公司提供的技术。目前,诺瓦泰克和俄气都在致力于专有技术解决方案的研发。考虑到制裁因素,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尽管这样,我们仍然认同在现有条件下什托克曼LNG项目应该成为一个纯粹的LNG项目(税收政策更有利)。甚至我们假设,俄气可以得到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或者进一步免税之类的帮助,但重要的问题仍未解决。俄气可以将什托克曼项目所产LNG运往亚太地区,不同于陆上的亚马尔项目和北极-2项目,该气田远离大陆,运输成本将高于其他俄罗斯竞争者。

俄气有其他方式在亚太区域LNG市场站稳脚跟,南柯林斯基气田(于2010年被发现,美国在2014年对其实施制裁)是一个绝佳选择。尽管在储量方面,南柯林斯基仅为什托克曼气田的1/5,但将南柯林斯基所产天然气运往中国或者韩国的总成本仅为4美元/百万英热左右,低于亚马尔项目的6-7美元/百万英热。而且,俄气通过接入萨哈林外海地区气田,不需要使用北方航线向亚太地区输气。再者,如果俄气将什托克曼LNG输往欧洲,会与自己参股的波罗的海LNG项目形成竞争。通过将西伯利亚天然气液化,俄气可以将天然气以5美元/百万英热的平均成本送往管道未达之地。

因此,除非俄气和道达尔能找到合适的市场发挥项目优势,在未来的几年中,什托克曼气田仍将为世界最大“停滞”气田之一。等待挪威天然气供应量下降,然后取代挪威天然气供应市场的方案看起来似乎可行,但仍需要除道达尔之外的一两家欧洲巨头加入股权结构参股加入。将什托克曼的目标市场定位亚太地区是不明智的,对于一个国有公司来说风险过大,因此,在实现能源部2035年LNG年产量达8300万吨目标的过程中,俄罗斯将大概率忽略什托克曼气田。(记者董宣编译自Oil price,原作者为VIKTOR KATONA)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宣传国家石化产业政策,展示国家石化产业形象,参与国际石化产业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石化产业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 china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