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低油价和石化行业破垄断下放原油“双权”,创造了山东地炼发展的契机,也造就了山东地炼的跨越式发展。但体量大、合力难是山东炼化能源集团不得不面临的问题,在庞而杂的基础上整合如同老建筑的涂漆装修,优化明显但仍有隐患,“抱团”能否为其提供可靠的支撑还有待考量。
山东地炼整合之路
山东有大型地炼企业34家,一次加工能力达1.3亿吨左右,占全国地方炼化的70%以上。记者从山东省油区办获悉,山东省石化产业总量3万多亿,炼油总产能达2.1亿吨,已经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产能聚集规模仅次于美国休斯敦地区(2.7亿吨)、日本东京湾沿岸(2.2亿吨)。
“大,但不强。”山东省经信委副主任王万良在2017年12月28日山东省炼化行业新旧动能转换推进会上强调,山东迫切需要加快推进省内石化产业转型升级,拉长产业链,生产石化下游产品,提高国产比例,实现进口替代。
山东地炼最初整合的动力是共同争取石油进口权和使用权。2015年后,山东诸多地方炼厂陆续获得了油权,大型企业又开始自发地整合,目标瞄向了上游原油集中采购和下游成品油销售。2016年2月,东明石化董事长李湘平在济南市发起成立中国(独立炼厂 )石油采购联盟。联盟由16家已经取得原油进口和使用资质的企业组成,试图实现集中采购、一致谈判、统一价格、集中结算、集中贷款、按各自配额分量使用。但该联盟成立后,主要成员互动也并不是十分活跃。
同年,山东省石油化工集团又注册了“中安石油”。按照规划,山东京博控股将主导“中安石油”品牌的具体运作,整合6000座民营加油站,打造成山东地方石化行业零售终端的高端服务品牌。
尽管山东地炼有着基本的整合意愿,但是这条整合之路却始终未能使山东地炼形成紧密的共同体。随着石大科技、天宏新能源被收购,央企控股企业在山东地炼所占的份额增加至20.5%。
倒逼下的整合
随着炼油行业市场形势和政策导向的不断变化,山东地炼正在陷入市场与政策双重的困境之中,转型升级已经到了亟须突破的时候。大势来袭,主动选择方向还是被动接受整合,都显示着山东地炼的无奈和破釜沉舟的决心。
地炼产能过剩影响着整个炼油行业和成品油的市场。《2017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指出,我国炼能重新加快增长,过剩继续加剧。截至2017年底,中国炼油能力 7.72 亿吨/年,较2016年净增 1760 万吨/年,2017年的新增能力仍以国有企业为主,而地炼为取得“两权”淘汰落后能力2240万吨/年。虽然近几年淘汰了大量落后产能,但随着国内炼油能力重拾增长,过剩形势继续加剧,初步估计目前我国炼油能力在计入必要的出口后仍至少过剩 0.8 亿吨/年。
自2016年开始,我国已经在国家层面号召石化产业转型升级,炼化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是规模化和炼化一体化。2016年8月,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石化产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中指出非常重要的一点——未纳入《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的新建炼化项目一律不得建设。《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是2015年由国家发改委提出的。该方案明确提出,将推动产业集聚发展,重点建设七大石化产业基地——大连长兴岛(西中岛)、河北曹妃甸、江苏连云港、上海漕泾、浙江宁波、广东惠州、福建古雷。产能占国内总产能1/4以上、被称为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的山东却不在七大石化产业基地的规划当中。
山东目前炼油总产能达2.1亿吨,产能集中度太高,如果再建设一个炼化基地并没有足够的地域空间。国家在推动七大石化基地发展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摆脱“大而不强”的局面。推动炼化一体化,打造石化产业基地,目的在于提升整个炼化行业的综合竞争力,避免恶意竞争。
对此,山东东明石化集团副总裁张留成表示,产业基地和山东地炼的发展并不矛盾,山东地炼本身已经在朝园区化方向发展。
“抱团取暖是化解风险的最佳选择。面对种种风险,深化合作、抱团取暖似是较为合理的选择。”张留成曾表示,“无论是系列政策的推动,还是政策与市场倒逼下的选择,都对山东地炼的整合发挥着作用。”(本文原载于《能源》杂志,有删节)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宣传国家石化产业政策,展示国家石化产业形象,参与国际石化产业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石化产业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