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发布 强调完善产供销体系

   2018-08-29 中国化工报

37

核心提示:8月25日在京举行的2018年能源大转型高层论坛上,由国家能源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土资源部等有关部门

8月25日在京举行的2018年能源大转型高层论坛上,由国家能源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土资源部等有关部门会同相关单位共同起草编制的《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2018)》白皮书发布。白皮书提出,产供销体系建设不完善、体制改革不到位制约了我国天然气协调稳定发展,应加快天然气体制改革,完善产供销体系,尽快出台天然气管网体制改革方案。

白皮书介绍了2017年国内外天然气发展状况。2017年世界天然气消费量3.67万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3%。其中,亚太地区天然气消费比上年增长6.2%,占世界天然气消费总量的21%。我国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7.3%,全年消费量2386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4.8%。

白皮书分析,当前我国管网建设速度放缓、互联互通程度不够限制了资源调配和市场保供。2014年到2016年期间,天然气市场需求增速放缓,新建管网投资回报下降,建设资金削减,年均新增里程仅0.5万千米。截至2017年年底,中国天然气干线管道里程约7.4万千米,仅相当于美国的15%,而管网负载程度相当于美国的两倍。主干管道之间、主干管道与省级管网之间、沿海LNG接收站与主干管道之间互联互通程度较低,区域气源“孤岛”或LNG孤站多处存在,具备互联互通功能的枢纽站和双向输气功能的管道较少,管网压力不匹配,富余气源和LNG接收站能力不能有效利用。截至2017年年底,三大石油公司管网之间仅实现3处互联互通,对资源调配和市场保供造成较大制约。

与会专家也指出,国务院已经印发《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分步推进国有大型油气企业干线管道独立,实现管输和销售分开”。国家发改委也组织编制了《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但目前管网运输和销售分离的改革细化方案仍未出台。尽管供气企业在企业层面开展了天然气运输和销售业务分离的相关举措,但离改革文件精神要求还有较大差距,部分省网公司还保留“统购统销”的经营方式,制约区域市场化竞争格局的形成。

此外,近日也有消息传出,油气管网独立方案有望在年底前取得实质性进展,石油和天然气管道将从三大石化央企中分拆出来,组建新的国家油气管网公司。 白皮书提出,加快构建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主要包括加快形成勘探开发有序进入和充分竞争的市场机制、健全海外多元化供应体系、建立多层次天然气储备体系、加快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网互联互通、建立完善的天然气供应分级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天然气需求侧管理和调峰机制、建立天然气发展综合协调机制、理顺天然气价格、加快体制改革步伐。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宣传国家石化产业政策,展示国家石化产业形象,参与国际石化产业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石化产业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 china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