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蒙古国际能源大会看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

   2018-08-22 中国石油报

44

核心提示:  正在建设中的中亚天然气管道有着相当高的环保标准。 管道局 供图国际能源会议常常是世界能源发展的晴雨

  正在建设中的中亚天然气管道有着相当高的环保标准。 管道局 供图

国际能源会议常常是世界能源发展的“晴雨表”。今年8月10日至12日,内蒙古国际能源大会在鄂尔多斯召开。在国内召开国际能源会议近年不多见,因而备受人们关注。大会探讨了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探索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的途径和措施、促进环境友好型能源开发与生态综合治理等相关问题。尤其是会上形成的《内蒙古国际能源大会共识》,认为当今世界能源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深刻变革,未来一段时间化石能源仍将是能源供应主体,结构多元化是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会议具体分析了不断提高化石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努力减少消耗,降低排放的问题。同时,也探讨了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新型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记者查阅了日前发布的《BP世界能源展望(2018年版)》(简称《展望》),其中也预测到2040年,石油、天然气、煤炭和非化石燃料将各占1/4,呈现最为多元化的态势。

  多元发展是未来大趋势

从国际上看,石油和天然气仍然是推动世界经济的引擎。从国内来看,大力加强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与开发是当务之急。在全球油气为主的能源结构当中,多元化也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展望》认为,石油需求在可预见时期内持续增长,最后趋于平稳;天然气需求增长强劲,超过煤炭成为第二大能源来源。石油领域,在展望期内的早期阶段,美国致密油是供给增长的驱动力;随着中东生产商采取扩大市场份额的战略,欧佩克将从21世纪20年代后期成为供给增长的主力。

天然气的地位不断提升。据估算,到2040年,全球液化天然气供应量将增加一倍以上,在接下来的5年内有约40%的增长。到2020年,液化天然气总量将超过跨区域管道天然气运输量。中国是过去20年间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同时也是全球能源增长的最主要来源。预计到2040年中国将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24%,占全球净增长量的27%。可再生能源将接替石油成为中国第二大能源来源。

  新型和可再生能源仍为人瞩目

有专家认为,“全石油时代”难以再现,石油行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已经在全球展开。

面对这样的现状与趋势,我国为了确保能源生产和消费,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提高煤炭清洁安全高效生产水平和煤炭产品质量,从而提高能源供给安全;做好能源有序更替,促进能源利用体系内各能源供给子系统的协调运作发展,加大力度解决新能源的储能技术和稳定运行问题;抓住“一带一路”倡议机遇,建立多元化能源进口渠道,完善能源储备体系和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国内天然气管网、接收站和储气库等基础设施,提升进口管道运输能力;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发展能源高效清洁利用技术。在新老能源交替之际,大力发展化石能源高效清洁利用技术,满足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可以预见,电气化、低碳化、清洁化等趋势将形成能源来源多元化后的又一个多元化方向。同时,以可再生能源发展为代表的“多极化”特征也将进一步凸显能源发展的方向。

  能源转型任重道远

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是世界能源大格局的缩影。我国能源现状是可获取性、可支付性、可清洁高效利用性,政府能源治理能力有所提升,能源安全水平稳步提高。非化石能源生产和消费量占总量的比重增长较快,但短期内无法起到支撑作用,应加强能源协同发展增强能源安全性。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国城镇化进入由速度型向质量型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推动城市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实现“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新要求的三大路径之一。能源专家庄贵阳认为,推动低碳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推动三大变革,即提高城市系统碳生产力和人文发展水平,构建绿色低碳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以低碳的路径推动城市高质量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形态,引领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和谐进步。

保主体、探多元,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非常深刻的话题。内蒙古国际能源大会探讨的问题集中地看,无论是中国的能源发展还是世界的能源发展,在现实的条件下,油气仍然是主体,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重要支撑,在不远的将来甚至可能逐渐上升到主要能源的地位。实现这个目标也许还会有相应的环境和条件作为保障,比如说新型能源资源的进一步发现、能源技术的进一步提高等。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宣传国家石化产业政策,展示国家石化产业形象,参与国际石化产业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石化产业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 china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