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消费呈现淡季不淡特征

   2018-07-31 中国经济时报

29

核心提示:上半年经济运行延续稳中向好态势,叠加天气因素,全国能源消费持续增长,生产平稳,进口增加,能源消费结构

“上半年经济运行延续稳中向好态势,叠加天气因素,全国能源消费持续增长,生产平稳,进口增加,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司长李福龙7月30日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二季度以来,煤炭、电力和天然气消费淡季不淡特征明显。

能源消费较快增长

在同日举行的国家能源局新闻发布会上,李福龙分别介绍了我国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电力的上半年消费情况。

煤炭消费稳中有升,全国煤炭消费上半年同比增长3.1%左右。主要耗煤行业中,发电用煤大幅增长,是煤炭消费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化工行业用煤小幅增长,钢铁和建材行业用煤同比下降。

石油消费保持平稳,石油表观消费量上半年同比增长2.5%左右。成品油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2.3%左右。汽油消费增速回升,柴油消费相对平稳,煤油消费增长较快。

天然气消费大幅增长,天然气表观消费量上半年同比增长16.8%左右。城市燃气、工业燃料和发电用气都保持较快增长,化工用气同比下降。

电力消费快速增长,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322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4%,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3.1个百分点,创6年来新高。

电力消费呈现新亮点

“全社会用电量上半年同比增长9.4%,其中第一、二季度分别增长9.8%和9.0%,增速连续8个季度保持在5.5%—10%的增长区间。”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行业发展与环境资源部副主任叶春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7月30日举行的2018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会上,叶春分析了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保持快速增长的四大原因。

宏观经济为用电量增长提供了最主要支撑。今年以来宏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改善、生产平稳的发展态势支撑了电力消费增长,第二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6%。

天气因素以及居民消费升级共同拉动影响。随着居民消费升级、电气化水平持续提高,天气因素对用电负荷和用电量的影响更加明显,今年初的寒潮和入夏以来的高温天气带动用电量快速增长,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增长13.2%。

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服务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新动能加快成长,以及国内消费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共同拉动服务业用电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4.7%,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5.5%。

电能替代持续推广。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18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今年在燃煤锅炉、窑炉、港口岸电等重点替代领域,实施一批电能替代工程,全年计划完成替代电量1000亿千瓦时,目前时间过半,任务也已过半。

部分地区电力供需偏紧全国上半年电力供需总体宽松,但宽松程度比前两年明显收窄,南方区域部分省份存在局部性、阶段性电力供应短缺。

叶春表示,综合考虑宏观经济、气温、电能替代、上年同期高基数、国际贸易环境、蓝天保卫战和环保安全检查等因素,预计2018年下半年用电量增速将比上半年有所回落,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好于年初预期,超过2017年增长水平。

叶春预计,下半年电煤供需形势地区性季节性偏紧,东北地区以及沿海、沿江部分以进口煤为主的电厂高峰期电煤供需形势严峻。

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预测,全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2亿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新增装机7300万千瓦左右,煤电新增装机略低于4000万千瓦;年底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9.0亿千瓦左右,其中,煤电装机容量10.2亿千瓦,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合计达到7.6亿千瓦,比重进一步提高至40%,比2017年底提高了1.5个百分点左右。

叶春对本报记者表示,受新能源比重持续上升导致部分时段电力系统调峰能力不足、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比重持续提高带动系统峰谷差持续增大、电煤地区性季节性偏紧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部分地区在迎峰度夏高峰时段电力供需偏紧”。

分区域看,预计华北区域电力供应紧张,河北南部电网、京津唐和山东电网在迎峰度夏用电高峰期电力供应紧张;华东、华中、南方区域部分省份电力供需偏紧,主要是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广东等省份在迎峰度夏高峰时段电力供需偏紧;东北、西北区域预计电力供应能力富余。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宣传国家石化产业政策,展示国家石化产业形象,参与国际石化产业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石化产业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 china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