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产业如何持续繁荣

   2018-07-10 中国石油报

39

核心提示:  2017年是全球天然气行业的丰收年。得益于旺盛的需求、持续增加的产量以及液化天然气(LNG)贸易不断改

  2017年是全球天然气行业的丰收年。得益于旺盛的需求、持续增加的产量以及液化天然气(LNG)贸易不断改善的流动性,全球天然气消费经历10多年来最强劲的增长,增幅为前5年平均增幅的两倍以上。

  天然气行业如何持续繁荣?在6月底召开的第27届世界天然气大会上,与会专家围绕这一核心议题,从如何重新认识天然气在低碳能源结构中的角色,天然气市场正在经历哪些重要变化,以及怎样提高天然气竞争力等方面,深入地探讨了行业持续繁荣的路径。

  6月26日,第27届世界天然气大会在华盛顿召开,图为IHS Markit公司副主席丹尼尔·耶金博士在开幕式上发言。 张景瑜 摄

  新认识 “目的能源”而非“过渡能源”

“天然气是目的燃料(destination fuel),而不仅仅是过渡燃料(transition fuel)。”BP集团首席执行官戴德立的发言,反映出行业领袖对于天然气战略定位的深入思考。

过去,天然气常常被描述为能源低碳转型进程中的过渡性和补充性能源。这是因为天然气虽然是最清洁的化石能源,取代煤炭发电可以减少一半的碳排放;但与可再生能源相比,天然气仍然含碳。

然而,在本届大会上,行业领袖不约而同地强调,天然气就是低碳未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仅仅是抵达低碳未来的工具或桥梁。

这一判断的底气,既来自于对天然气特性的深刻把握,更来自于天然气行业降低碳排放的主动实践。

从特性来看,目前在资源丰富性、价格可负担性、环境效益以及可靠性等方面,没有哪一种能源能够与天然气相匹敌。特别是天然气具有可再生能源尚且缺乏的供应可靠性。因此,与会专家强调,天然气自身是长期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可以与可再生能源协作实现“伟大的结合”。

从实践来看,整个行业日益深刻地认识到,天然气行业越来越不是与煤炭竞争,而是与成本越来越低的可再生能源竞争,这使得环境保护变得异常重要。

因此,主要油气供应商着力以更加绿色的方式生产绿色能源:不仅大力实施天然气战略,提升天然气业务比重;而且努力减少生产运输全过程的碳排放,提升天然气的环保形象和竞争力。

比如,埃克森美孚计划到2020年将其全球业务的碳排放量减少15%,旗下天然气生产商XTO过去两年通过淘汰大排量气动装置等措施,甲烷排放量下降9%。BP在阿曼卡赞气田建设油气井中央处理设施并加装收集装置,并在美国陆上气田实施“绿色完井”技术等,减少开采过程中的天然气泄漏。

  新格局 三大转变重塑全球市场

国际能源署(IEA)在大会上发布最新5年天然气市场分析报告,并指出未来5年三大结构性转变将重塑全球天然气市场格局。

第一大转变是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进口国。IEA预测,在持续的经济增长和强有力的大气污染防治等政策推动下,未来5年,中国将成为天然气市场的主要驱动力,占据世界天然气消费增量的37%,到2019年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进口国。亚洲其他地区包括南亚和东南亚的天然气消费量也将出现强劲增长。与此同时,欧洲、日本和韩国等成熟净进口市场的天然气需求预计将停滞不前。

第二大转变是工业部门将取代发电部门成为全球天然气需求增长的最大贡献者。报告分析指出,这个变化在亚洲和其他新兴市场尤其明显,天然气将更多地被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以及化工和化肥原料生产。在北美和中东等主要产气区,工业用气需求也将增长,以支持该地区石化行业的扩张。据IEA预测,总体而言,到2023年工业用气量占全球天然气消费增量的比重将超过40%,其次是发电占到26%。

第三大转变是美国将引领全球天然气供应增长。报告指出,得益于页岩气供应充足,到2023年美国天然气产量增长将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新增产量大多数将以LNG或管道形式出口,其中,无出口目的地限制、与天然气价格挂钩的美国LNG出口项目,将为不断扩大的全球交易市场提供额外的灵活性。未来5年,全球LNG液化能力将增加30%,其中一半的扩张来自美国,其次是澳大利亚和俄罗斯。

IEA署长法提赫·比罗尔提醒,2020年之后缺乏新的LNG项目可能会导致LNG市场收紧,考虑到此类项目交付周期长,需要在未来几年内做出投资决定,以确保在2023年以后能够供应充足的LNG。

  新挑战 “最佳组合”实现持续繁荣

2017年,全球天然气消费经历10多年来最强劲的增长,同比增幅3.7%,是前5年平均增幅的两倍以上。这主要得益于中国消费的大幅增长,其次是欧洲电力和工业复苏带来的消费增长。

业内普遍预测,在几乎所有主要情景,包括最积极的低碳转型情景下,天然气的长期消费量将会增长。而据IEA预测,到2035年天然气将超过煤炭,成为仅次于石油的全球第二大能源。

天然气行业将如何实现持续的强劲增长呢?与会专家强调,必须关注3大核心要素,即成本竞争力、供应安全性以及环境可持续性。

在成本竞争力方面,要通过优化不同成本效益的LNG项目组合、价格合理体现环境效益以及促进市场当地的天然气生产等,改善天然气相对于其他能源的成本。

法提赫·比罗尔指出:“价格竞争力在价格敏感的市场中至关重要。这就要求贸易市场中有充足和灵活的供应,同时也需要各国政府采取行动为竞争和公平准入创造条件。”

在供应安全性方面,要通过完善管网和基础设施,创造更灵活的商业模式等措施,实现天然气供应的安全性。

BP集团上游业务首席执行官伯纳德·鲁尼指出,最大的挑战之一是将供给与需求联系起来。“世界上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和高需求,但不是在同一个地方。例如,在中国需求激增的情况下,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创建为客户提供天然气所需的基础设施。”

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要通过减少城市空气污染、开发低碳天然气技术、将可再生气体资源整合到现有基础设施中以及限制甲烷排放等措施,提升天然气这种能源的环境友好程度。

总之,要以更低的成本、更可持续的方式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未来,能够兼具安全、低成本和可靠性强的最佳组合的项目将最具优势。

  2017年12月,亚马尔LNG项目第一条生产线投产,7月17日载有该项目LNG的运输船将抵达中国江苏省。

视觉中国 供图

  2015-2017年全球分区域LNG贸易量

数据来源:IHS

 

  观点

  中国引领亚洲天然气高速发展

  亚洲已经是最大的天然气进口地区,体量还会扩大,天然气消费正在迅速增长,并将采用电池储存和无人驾驶汽车等新技术。

  ——国际能源署前署长田中伸男

  

  亚洲基本面——人口增长、中产阶级和社会习惯等因素,决定了天然气是确保亚洲摆脱能源贫困的最佳途径。

  ——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执行副总裁兼上游业务总裁安华·塔益

  

  自中国改革开放40年以来,煤炭推动了中国经济增长。但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也带来了严重的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中国已明确将天然气培育成主力能源,预计到2024年,中国有望成为全球第二大天然气消费国,天然气消费量将达到4000亿立方米。

  供需之间的季节不平衡性、储气库和管网等基础设施不足等问题是亚洲及中国天然气行业面临的主要挑战。亚洲地区应加大对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力度,通过数字化提高天然气行业的管理水平,通过重大技术的突破来提高天然气的能源利用效率,积极影响决策者为天然气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北京燃气集团董事长李雅兰

  

  亚洲地区应统筹开展LNG采购贸易,尤其是东北亚LNG进口企业应加强有效沟通和密切配合,尝试联合采购的可能性,着力避免多头竞价采购的局面,探索建立区域联合供应和应急机制,利用不同公司、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资源组合与冬夏需求互补优势,通过灵活串货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针对中国天然气市场发展,应持续推进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促进天然气交易中心建设和发展;严格落实管输和配气价格监管,切实降低终端消费者用气成本,促进天然气利用和市场扩大;加快管网改革落地,推进输配气与销售业务分离,鼓励和实现用户自主选择气源;分步放宽天然气产业上、中、下游市场准入,充分激发市场活力。

——亚洲天然气市场论坛联合研究项目组

  当前,许多积极因素正在拉动亚洲区域的LNG需求:环保压力有利于天然气和LNG发展;市场开放推动LNG开发;国际资金助推新市场的发展。同时,可再生能源给天然气发电带来了长期风险。

  ——伍德麦肯兹亚洲咨询公司天然气高级经理黄妙茹

  

  在天然气贸易格局中,亚洲是一个重要的消费地区。日本、中国、韩国和印度严重依赖区域外的天然气供应,对区域外天然气供应的稳定十分关注。在天然气领域,日本、中国、韩国和印度四国尽管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但都有基本相同的需求,理应发挥不同领域的优势,扩大共同利益。

  当前,中国、日本和韩国缺乏在国际油气市场的定价话语权,国际油气市场上存在的“亚洲溢价”问题严重影响东北亚地区经济利益。推动以中日韩为核心的东北亚LNG共同市场的建设,尤为重要。

  ——中国联合石油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张永祥

 (记者黄褀茗采写)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宣传国家石化产业政策,展示国家石化产业形象,参与国际石化产业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石化产业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 china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