弈棋落子,首重布局。
近期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发出了新时代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新的动员令,标志着推进全面科技创新的“四梁八柱”布局更加清晰。对于正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中国石油来说,具有更为重大的战略引领和指导意义。
从世界科技发展大势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乘着全球创新浪潮,广大中国企业砥砺图强,C919创造的“中国高度”、“复兴号”疾驰的“中国速度”、北斗系统展示的“中国精度”等挺起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脊梁。翻览石油工业历史长卷,也尽是波澜壮阔的创新图景,“石油智造”次次刷新“中国创造”。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在创新能力和技术实力等方面与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还有距离,在核心竞争力方面还有待迎头赶上。
科技兴,石油兴;科技强,石油强。石油行业如何与其他产业一道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为建设科技强国做出更大贡献,关键在于强化辩证思维,以“鼎新”带动“革故”,以高质量的科技供给助力高质量发展。
首先要处理好发展“适用技术”与攻坚“核心技术”的关系,也是处理好科技研发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当前全球油气产业已进入更多维度、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全方位竞争。一方面,企业为主体,要加大对勘探开发、炼化、工程技术等领域的基础科学、应用基础技术研发的攻关力度,止住“出血点”,找准“发力点”,解难疏困,提高效益。另一方面,要在“卡脖子”的地方下功夫,推动创新工作从“人口密集区”进入“少人区”,并进一步向“无人区”,加快培育油气生产和利用战略接替技术。依托重大工程项目,加强深水油气、可燃冰和新能源前期研究,做好新一轮国家重大专项接替准备,确保油气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时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在运用“互联网+”发展智慧油田、智慧管道、智慧加油站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其次要处理好“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的关系。高质量的科技供给还在于提高创新效率,全面激发创新活力。油气企业发展要向时间要速度,向科技要效益,就要处理好“量变”与“质变”的关系,让“科技之花”结出“产业之果”,将创新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发展优势。一方面,推动资源统筹共享,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积极利用国内外高水平科研力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同时运用好科技管理平台,使创新成果等信息在科技管理平台可查询、可追溯,打破信息孤岛。另一方面,要完善激励评价机制,加快推进建立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体系,探索研究更多形式的成果创效奖励办法,扩大成果转化激励覆盖面。还要加强知识产权评估与分级分类管理研究,建立完善科技类无形资产转让定价政策及商务模式,加快成果转化应用。
此外,要处理好“大”与“小”的关系,推动多元化的创新人才梯队建设。对于企业来说,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还要靠人才实力。油气行业转型升级的创新力量,既源自一批批高点站位、宏观视野的科技专家,也来自无数甘当螺丝钉、专注岗位创新的一线技术工人,正是这一大一小的力量交融,才融汇成企业和社会发展生生不息的澎湃动力。新时代新使命下,油气企业既要大胆解放科技专家手脚,充分发挥凝才聚智的导向性作用。同时,又要开展好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新方法和小革新、小发明、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为主要内容的“五新五小”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充分挖掘基层创新因子,保护和培育好一线员工的“工匠精神”和“首创精神”,汇聚企业转型发展的扎实底气与正能量,继续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提供高质量能源供给做出新的贡献。 (作者为本报记者)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宣传国家石化产业政策,展示国家石化产业形象,参与国际石化产业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石化产业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