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减少煤炭使用降低污染物排放的需求,一边是天然气供应显露出“缺口”,过去一个冬天,这一两难局面牵动各方目光。
据中宇资讯统计,2015年-2017年各年中国国内天然气产量增速集中在7.7%-8.1%,而消费量增速已上升至12.5%-15.4%。
天然气供需水平相差悬殊,导致中国天然气“气荒”问题显现。为切实改善民生,解决“气荒”问题,扩大进口成为重要举措之一。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4月,中国天然气进口682万吨,同比增长34.2%,天然气进口连续7个月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长。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天然气进口量的增加与国家大力提倡使用天然气的政策密不可分。
2017年6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十三部门正式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提出加快推进天然气在城镇燃气、工业燃料、燃气发电、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大规模高效科学利用。
意见还确定要逐步将天然气培育成为中国现代清洁能源体系的主体能源之一,要求到2020年,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力争达到10%左右。
林伯强说:“改善能源结构,治理雾霾,都要依靠天然气。政策的大力推动,促使天然气消费量的增加,进而促进进口的增加。”
对此,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能源领域专家周大地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在治理大气污染,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能源清洁程度和服务水平等方面,提供气体燃料是一个具体的途径。”
周大地直言:“增加天然气的供应是解决国内天然气供需矛盾的重要措施。以目前情况来看,增加进口是一个必要的手段。”
除了天然气,中国能源扩大进口的趋势在石油上也将得到体现。林伯强指出,中国能源进口以油气为主。在这两类资源上,中国的进口还会保持增长。伴随着进口量的增加,能源进口来源的多元化就成为一个必要的选择。
《石油蓝皮书:中国石油产业发展报告(2018)》内容透露,中国从俄罗斯、美国的原油进口量正在进一步增加。
林伯强表示:“俄罗斯资源较为丰富,距离中国地理位置较近,铺设能源建设的基础设施成本较低,是个优势。”
而在美国方面,林伯强认为,伴随从美国进口能源成本的下降,美国在能源方面的竞争力也在提升。
周大地指出:“能源的进口不是简单地现买现卖,一旦形成供应链,就是长期合作关系。能源开放是双向的,全面的,双赢的。(作者:杨佳欣)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宣传国家石化产业政策,展示国家石化产业形象,参与国际石化产业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石化产业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