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页岩气产业发展透视与思考(下)

   2018-05-22 中国石油报

46

核心提示:5月10日中午,位于威远县的崔二妹羊肉汤店坐满客人。明亮的灶台上,鲜嫩的羊肉和大骨棒从沸腾的锅里飘出香

5月10日中午,位于威远县的崔二妹羊肉汤店坐满客人。明亮的灶台上,鲜嫩的羊肉和大骨棒从沸腾的锅里飘出香味。用上页岩气的羊肉汤店,告别了搬运煤气罐的日子。页岩气的开发正在改变着崔二妹们的生活,页岩气产业的发展也正在曲折中加速前进。

  需求迫在眉睫 增产难度加大

  产量和效益需技术“援手”

2014年,长宁、威远和昭通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和前线指挥部成立,页岩气快速发展的大幕正式拉开。

2014年中国石油页岩气年产量跃上1亿立方米,2017年达到30亿立方米。按照中国石油发展规划,未来3年产量要增长3倍,有望达到年产120亿立方米。页岩气井普遍存在产量快速递减的特性,未来需要增加的产量更多。“拿下年产120亿立方米注定是中国页岩气开发又一场硬仗。”西南油气田勘探开发部主任钟兵直言。

难在深层页岩气开发。与美国页岩气埋藏条件不同,我国页岩气埋藏总体较深,储层横向变化较大。经过10年探索,3500米以浅的开采技术基本成熟,但我国页岩气储量85%以上分布在3500米至4500米的埋深范围内。目前,还不能通过三维地质建模精细刻画3500米以深的空间结构和断层裂缝。要想未来实现页岩气产量大幅提高,还需要加强深层工业化试验、技术攻关和地质工程的有机融合。

难在关键技术工具的突破。页岩气钻井时,旋转导向如同巡航导弹的“眼睛”,确保井眼轨迹行进在有效储层,不出现偏差。至今,这一费用高昂的核心技术仍掌握在斯伦贝谢、哈里伯顿等国外公司手中,是页岩气开发中最关键的“卡脖子”技术。此外,钻井、压裂更需要进一步提高效率,才能规模上产。

难在老井稳产。与常规气井不同,页岩气初产高,但递减速度快,这也是非常规油气生产的基本规律。每口页岩气井打出来后,第一年的递减率达到60%左右,之后几年持续递减。采取多种措施让老井减缓递减速度,始终是油田公司效益开发需要直面的难题。

“此外,工作量大幅增加导致钻机数量紧缺、储层改造难、压裂施工费用高、工厂化尚未完全实现,种种因素制约了需求和产量的平衡。”川庆钻探公司页岩气勘探开发项目经理部书记冉启华说。

经过多年探索,业界已经达成共识:借鉴美国先进经验的同时,更要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发展模式。页岩气开发只有遵循自然规律、可持续开采,才能稳健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技术革新是解决产量和效益的关键手段,也是页岩气开采的基础。

  工作量增多 成本不断压缩

  如何打造利益共同体

去冬今春,产量目标的增加带来工作量的快速增长。威远、长宁和昭通页岩气示范区,年产量要由去年的30亿立方米上升到今年的50亿立方米,工作量陡增。

与此同时,页岩气的投资不断被压缩,几乎“腰斩”。根据集团公司要求,今年还要继续勒紧成本“紧箍咒”。然而,“页岩气是必须走低成本战略的产业,不然页岩气没有生命力。”西南油气田勘探开发部副主任桑宇说。

开发的高难度、产量的硬指标、成本的硬下降和让页岩气成为难啃的“硬骨头”,油田和工程技术企业在页岩气产业面临全新的考验。

对油田公司来说,既要保证实现产量目标,又要承担效益的压力。在这个大背景下,就要严格控制工程技术成本。然而,工作量增多、钻井队伍缺乏,也给油田快速引入服务队伍带来更大压力。

对于工程技术企业来说,同样压力重重。工作量极度饱和,成本却要不断压缩。在降成本的过程中,一方面要面临大宗物料价格刚性上涨。以套管为例,2017年下半年开始普遍上涨70%至80%,代替陶粒的石英砂上涨30%。另一方面,工程技术企业难以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面临着用工人员流失的窘境。短期来看,该领域工程技术企业难以盈利。在全球油气复苏的大背景下,舍易求难,是勇气,更是责任。

油田和工程技术服务公司如何舞好成本这把“双刃剑”,形成利益共同体,下好“一盘棋”,直接决定页岩气的进度和成效。从另一方面看,成本压力也不断倒逼企业革新技术,推动工艺技术进步,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生产效率。

油田企业不断探索更优质的管理模式:西南油气田公司在威远页岩气示范区推行“2+1”风险共担合作模式,将威远区块承包给川庆钻探和长城钻探,推动他们下狠心提速提效,弥补施工队伍不足。在长宁和昭通页岩气示范区推行“1+N”的合作模式,打破中国石油“一对一”服务,让施工单位之间形成良性竞争,并对高效队伍加大激励措施。

工程技术企业在技术和奖励机制上下功夫。川庆钻探副总经理伍贤柱认为:“钻井每节约一天就是节约10万元。当前最主要的降本就是提高钻速,这样才能保证每口井不亏损。”当前,威远和长宁地区钻井周期已由过去每口井70天压缩至四五十天。此外,公司积极开展劳动竞赛,对节约周期30%以上的施工队伍用节约出的成本进行奖励,调动员工积极性,让人们看得见实实在在的回报。

“倒逼机制下,页岩气产量不断见到起色。尽管困难重重,但为中国页岩气快速发展而努力的初心必须牢记,这是主旨,也是目标。”冉启华说。

  争议中诞生 探索中前进

  实现共赢需各方共同发力

当前,驶入发展快车道的页岩气产业,始终在寻求高难度的平衡。环保、速度和效益如何齐头并进?

页岩气是清洁能源,年产百亿立方米大气田建成后,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200万吨,相当于800万辆经济型轿车停开一年,但是生产过程中的环保课题又时刻考验着企业。

与常规天然气不同,页岩气开采过程中,水力压裂是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最有环保风险的环节,需要借助高压将大量的水通过井眼打入地下,对页岩层进行破碎,从而释放出孔隙中的天然气。水力压裂在消耗大量水资源的同时,还会产生返排液。5年来,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不断探索卓有成效的方法。目前,四川地区钻井返排液回用率达到100%。但是在环保要求不断严苛的大背景下,环保工作依然需要精益求精。

页岩气产业还拉动当地GDP,带动附加产业的发展。2017年,中国石油在威远地区缴税1.7亿元。然而,中国页岩气开端于川渝地区,井场多位于人口稠密地区。页岩气开工不间断,如何与当地居民和谐共处,也是需要回答的问题。

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为润滑企地关系做了大量工作,例如,春耕时为村民提供耕地用水、帮扶当地困难群众等,但要想页岩气快速上产,仍需要当地政府和企业长期共同努力。

此外,页岩气上产难度大,对速度要求迫切,同样需要在审批环节打破常规。目前,页岩气前期环境评价环节往往需要10个月以上,对企业快节奏的上产要求构成了极大挑战。如何在确保按照标准审批的同时,减少中间等待环节,亟待政府与企业合力,共同为页岩气快速发展营造自由的环境。

中国的页岩气在曲折中前行,在寒冬中呼唤春天。尽管道路极其坎坷,但我们要有足够的自信。页岩气之路,漫长而光明,页岩气革命的春天正在到来。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宣传国家石化产业政策,展示国家石化产业形象,参与国际石化产业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石化产业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 china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